11(第3/3页)

这是信中最长的一段,接下来的第5段里,他阐述了日军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他抱怨说,本应是我们友邦的美国居然向日本供应燃料和铁块,而且对此毫无愧疚。我停了片刻,欣赏着他隽永飘逸的字体。即便用钢笔,依然字如其人,坚强、自信,同时又细腻、雅致。

第6段他留给我一个今后的通信地址,那是国军的信件中转站。

我又读了一遍那些绵绵情话,然后把航空信纸折起来,放进桌子左上方的抽屉。下封信里,他会回答我每天吃了什么、穿得暖不暖、睡得够不够。出于礼貌,他会首先回答这些问题。而现在我又有另外的疑问了,他为什么没有跟随蒋介石的主力部队撤往内地?中国的海岸线已经完全被敌人占领,他们是怎么从外界获取物资的?

我爬上床,把鸭绒被拉到项下。战士们夜里还围坐在火堆旁吗?他们还会训练信鸽,以防万一无线电不通吗?下次见到聿明,我要问问他。有那么片刻,我真的看见了他,真实而具体,仿佛就在眼前。他微笑着迎向我,旋即又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