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梦 哑妻(第6/9页)

他迅速地望着她,手脚发冷,心中更冷。依依对他含羞地微笑,仿佛在问他:

“你高兴吗?”

他提笔写:

“有人知道你怀孕吗?”

“没有,只有你。”

“几个月了?”

“快三个月。”

柳静言沉思地望着她,他知道这孩子会怎样,百分之八十,又是个哑巴,就算万一正常,这孩子的下一代也不会正常。不!他再也不能容忍家里有第三个哑巴,不能让柳家养出哑巴儿子,哑巴孙子,哑巴世世代代!他提起笔,坚定地写:

“打掉它!”

依依大吃一惊,恐怖地看着他。

“不,”她写,手在颤抖,“我要这个孩子,求求你!他会很好的,我保证!我要他!不要打掉它!我求你!”

“打掉它!”柳静言继续写,“我去给你弄一副药来,我不能让柳家世世代代做哑巴!”

“不要!”依依狂乱地写,“我要这个孩子!我要他!我要一个正常的孩子!我求你!我求你!我求你!”

柳静言摇头,依依抓住了他的衣服,跪在他的脚前,哀求地望着他。他仍然摇头,依依死命扯住他长衫的下摆,把头靠在他身上,泪如雨下。他在纸上写:

“别怪我狠心,你忍心再生一个哑巴孩子到这个世界上受罪吗?理智一些,我去给你弄药来。”

他把纸条丢给她,狠心地把脚从她的怀抱里抽出来;依依发出一声绝望的低吼,跳过来要拉住他,他甩开她,走了出去。依依倒在地下,把头埋进手腕中,痛哭起来。

第二天晚上,柳静言拿了一碗熬好的药水走进来,闩下了房门。依依恐怖地看着他,浑身颤栗。柳静言把药水放在桌子上,在纸上写:

“吃掉它,理智一点!”

依依发着抖写:

“我求你,发发慈悲,让我保存这个孩子,我从没有求过你什么,我就求你这一件事!我要这个孩子,他一定会正常的!”她泪水迸流,哭着写,“你打我,骂我,娶姨太太都可以,就请你让我保存这个孩子,我一生一世都感激你!”

柳静言感到眼眶发热,但另一种恐怖压迫着他,他坚定不移地写:

“他不会正常的,他将永远带着聋哑的遗传因素!你必须吃这个药,我命令你!”

他把药碗端到她面前,强迫她喝下去,她的眼睛张得大大的,带着无比的惊恐望着他,她的身子向后退,他向她逼近,直到她靠在墙上为止。她用一只冰冷的手抓住他,身子像筛糠般抖个不停,嘴巴张着,似乎想呼出她心中的哀求。他把碗送到她嘴边,她的眼睛张得更大,更惊恐,更绝望,里面还有愤恨,哀怨,和凄惶。他把药水向她嘴边倾去,哑着声音说:

“喝下去!”

冷汗从她眉毛上滴到碗里,她仍然以那对大眼睛盯着他,然后,机械化地,她把药水一口口地咽进肚里。柳静言注视着她的嘴,看着她把全碗的药水都吞了进去,然后疲乏地转过身子,把碗放在桌子上。他感到浑身无力,额上全是汗。依依仍旧靠在墙上,面白如死,以她那对哀伤而愤恨的眸子望着他,就好像他对她是个完全陌生的人。这眼光使他颤栗,他可以领会她眼睛中的言语,事实上,这眼光比言语更凶狠,它像是在对他怒吼:

“你是魔鬼!你是谋杀犯!你是刽子手!”

柳静言提起笔来,仓促地写:

“依依,请原谅我不得不出此下策!我害怕再有一个残废的孩子,请谅解我!”

他把纸条送到依依面前,依依扫了一眼,惨然一笑,提笔写:

“丈夫是天,你的命令,我焉能不从?”

柳静言觉得像被刺了一刀,在这几个字的后面,他领略得到她内心的怨恨。他站起身来,踉跄着退出了房间,仰天呼出一口长气。

第二天凌晨,依依的孩子流产了,是个已成形的男胎。当仆妇、姨太太们以懊丧的神情告诉柳静言时,柳静言默然不语,好半天才问:

“依依怎么样?”

“很衰弱,流血太多,但是没有关系,马上会复元的。”

“叫厨房里炖参汤,尽量调补。”

“好的。”

柳静言走进房间,依依合目而卧,脸色惨白,黑而长的睫毛静静地覆盖着眼睛,一双手无力地垂在床边。柳静言在床沿上坐下来,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面颊,感到眼眶酸涩,他喃喃地说:

“依依,我对不起你!”

在他的抚摸下,依依张开了空洞无神的眼睛,漠然地望着他。他的泪水滴在她脸上,她寂然不为其所动。半晌,她作手势要纸笔,他递给了她,她在纸上潦草地写了几个斗大的字,就掷掉了笔,合目而卧。柳静言看那张纸上写的是:

“柳静言,我恨你,我恨透了你,但愿今生今世再也不见你!”

柳静言望着她,这原是个那么柔顺的女孩子!他站起身来,茫然地走出房间,走到花园里。幽径风寒,苍苔露冷,他一直站着,看着这古老的房子,这古老的家,古老的院落和古老的树木。在这房子里,有着仇视他的妻子,终身残废的女儿,嫉恨他的妇人,和强迫他生儿子的父亲!在这幢房子里,牺牲已经够多了!他对不起人,还是人对不起他?是他不对?还是命运不对?反正有什么东西不对!

天大亮了,曙光从树梢中透过来。他仰天大笑,然后走进房里,带了一个钱袋,离开了这幢有石狮子守着的大门。街上,一辆人力车拉了过来,他跨上车子。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到了何方。

三年后,依依收到柳静言一封信,地址是日本东京。

又过了三年后。

柳静言坐在他东京的住宅内,穿着和服,已习惯于盘膝坐在榻榻米上。在他旁边的榻榻米上,一个两岁大的男孩子正满地爬着玩。柳静言手中握着一沓信笺,沉思地,反复地翻阅着。

第一封信

静言夫君:

三年前不告而别,急煞家人,今日欣接来信,知君康健,阖合腾欢。老父近年来身患痰疾,时以独子远游为念。雪儿乖巧可爱,然亦知自身残废,可怜可叹。三年来日日思维,深知君当日用心良苦,妾不察君心,未体君意,以致夫妇乖离,父子分散,实感愧无已。请君见谅,并可怜父老儿幼,早作归计。则妾不胜感激。客居在外,万请

珍重

依依手上

第二封信

静言:

接来信,知道你短期内无意回家。不知异国为客,生活习惯否?爹尚称健康,雪儿也好,请释念。家母三月前弃世,深思扶育之恩,未曾反哺一日,十分伤感。

雪儿已七岁,近闻有聋哑学校创办,拟送雪儿求学,然遭三位姨太驳斥。请早作归计,则是妾之幸,亦雪儿之幸。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