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人设一时爽,崩坏火葬场(第3/3页)

所以,耿氏哭的不是丈夫,而是心爱的儿子沐晟没有回来送葬。没了丈夫,耿氏越发思恋唯一的亲生儿子。她已经足足十一年没有见过儿子了!

搀扶着耿氏的青年夫人是二少奶奶程氏,程氏是沐晟的明媒正娶的妻子,由父亲沐英亲自下聘求娶的,程氏家门不显,是个小文官家庭,也不晓得沐英是如何打算的,他明明最喜欢二儿子,却给老二指定了如此低调的一门亲事。

耿氏得知此事后,当即气得吐血,就这种出身的女人,给儿子当妾都不配啊!可是她自打嫁入沐家,晓得前头原配冯氏是如何死的,知道若想日子过得去,就得顺着丈夫的意思,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耿氏只得捏着鼻子认下这门婚事,开始操办婚事——由于沐晟一直跟随父亲镇守云南,到处平乱,没有时间回来结婚,最后还是五岁的四弟沐昕替二哥接了新娘,拜堂成亲。

所以沐晟之妻、二少奶奶程氏嫁到沐家快四年了,依然没有见到丈夫,梳着妇人头,但还是处女之身。

不过,沐晟虽然老婆不在身边,并不妨碍他纳妾——是的,沐晟无论相貌、性格,还是爱好都和亲爹沐英一模一样,他喜欢女人,漂亮的女人,在沐英去世之前,已经有两个妾为沐晟生了儿子。

程氏连丈夫的面都没有见,就“喜当妈”,比婆婆耿氏还惨,耿氏好歹生了沐晟,故,听到耿氏哭泣,程氏更加悲伤,比耿氏的哭声还响亮。

隔着移动的白色帷帐,听见里面女眷的痛哭之声,在人群里围观的胡善围心中一声叹息:她讨厌沐英,讨厌他对沐春冷酷无情,沐春半生的痛苦,大多都来自父亲。可是沐英真的死了,看到他的棺材在面前经过,心中却无畅快之感,不得不承认,沐英是大明的脊梁。

他的去世,对大明是一大损失,洪武帝二十几个儿子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干儿子沐英。

胡善围的目光贪婪的追随着沐春穿着丧服的背影,直到消失了还舍不得离开。

沐春捧着亲爹的牌位,心潮澎湃,啊,我终于见到善围姐姐了!这送葬的路怎么那么长?怎么还没到墓前?下葬的吉时怎么那么慢?

沐英夫妇合葬墓在南京江宁县观音山,由于原配冯氏早逝,坟墓早就建好了,夫妻同墓,但是棺材放在不同的室内,墓穴是“三室两厅”的结构,三室分别是冯氏,沐英,还有为将来继室耿氏挖好的、安放棺材的墓穴。

两厅是两个用来堆放陪葬品和祭祀用的左右两个墓室,中间是长条形的墓道。

送葬队伍先打开第一道墓门,走进前墓道,约三十来步时,被一道千斤重的墓门阻拦。

墓门后面是一个凹糟,凹槽里卡着一根几百斤的石柱子,倾斜着顶住墓门,从外头根本无法开启墓门。

当年建墓时,在墓道左边预留的一个小方口——这个口子是进入墓室的入口,类似五百年后程序员给程序预留的“后门”。

一个身形瘦小的掘墓人撬开墓砖,从方口里爬进去,爬到墓室后,他挪开顶住墓门的石柱,墓门缓缓开启。

沐英的棺材抬进了中间的墓室,搁在棺床上面,棺材的左边是已经停放了二十九年的原配冯氏的棺材。

沐春在母亲的棺材前烧香磕头,亲爹死了,他没有哭,可是看到母亲的棺材,眼泪不受控制的落了一地,一颗颗砸在墓室的青砖地面上。

入葬仪式结束,沐春走出墓室,眼泪才止住了。

待所有人走出墓室,瘦小的掘墓人重新将几百斤的石柱推到地面凹槽处,抵住墓门,又从墓室预留的小口子里爬到墓道,重新用墓砖封住。

这个小口子会一直留着,等待耿氏死后,掘墓人爬进去,重新开启墓门,抬进沐英右边的墓室,夫妻两人合葬,掘墓人第三次抵住墓门,从小口子爬出墓道,随身布下炸药,炸塌小入口,再封上墓砖,他们夫妻三人将永远在此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