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人设一时爽,崩坏火葬场(第2/3页)

以及,桃花林的太子色诱利诱还有家人威胁的那一幕,晚不来,早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招安”我……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鲁荒王早不死,晚不死,唯独在坤宁宫加固地基,重修完毕,郭贵妃即将册封皇后的时候死了。

郭贵妃一旦封后,鲁荒王就是唯一的嫡子。东宫太子朱标是庶长子,生母是谁,洪武帝连个名字都没让这个女人留下来,而鲁荒王两个舅舅都是侯爵,大明名将。

从出身上看,太子就落了后尘,虽说太子储位稳固,颇有贤名,但鲁荒王的嫡子身份,给了太子很多压力。

尤其是洪武帝身体还不错,六十二高龄还生了三个儿子的前提下,太子还不知要在东宫熬多久才能上位。每熬一天,东宫就有易主的危险。

太子也是饱读史书的,他当然知道工龄超过二十年的太子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

所以,除掉鲁荒王,将威胁掐死在摇篮里,是最好的办法。郭贵妃封后,她就是第二个孝慈皇后,没有嫡子,所有庶子在她眼里都一样……

胡善围说道:“我也不确定,希望是我多想了,不然这个结果真的太可怕了。”

海棠机灵聪明,当年秦王以她大哥的性命为要挟,借用怀庆公主的手,除掉胡善围,是海棠说服了教坊司当闺门旦的姐姐,将计就计,揪出了秦王这条毒蛇。

胡善围辅佐郭贵妃,权力大增,想法子将海棠的姐姐和大哥都脱了官奴的籍贯,送到云南沐春那里,作为移民,重新开始生活。

故海棠对胡善围忠心耿耿,言听计从,她将小包袱放进食盒里,扮作鲁王府普通丫鬟从后门出去。

不知是真的有人盯梢,还是胡善围的提醒,海棠觉得身上总有几道目光,她路过一个成衣店时,买了套男子的衣服换上,还租了轿子,绕着兖州城瞎逛,做出努力要摆脱跟踪的假象。

之后甚至改为租了一匹马出城跑了一圈,又折返回来。这才去了镖局,将小匣子高价托付给镖局,请了十个镖师送到京城。

走出镖局,海棠又感觉了审视的目光。她没有左顾右盼,一副自信满满确认自己摆脱了跟踪的样子,步履轻松的回到鲁王府。

次日,庞大的治丧队伍启程回京,年轻的寡妇鲁王妃抱着过儿相送,太子安慰哭哭啼啼的弟媳,还抱了抱襁褓里的过儿。

胡善围看见太子慈祥的目光,像是十分爱惜过儿的样子,纵是穿着夹衣,也觉得彻骨深寒。

那过儿在鲁王妃手里好好的,太子一抱,过儿就大声嚎哭起来,身体不安的在襁褓里扭动,胡善围听得心惊,走过去说道:“过儿咂着嘴,应是饿了,叫奶娘抱过去喂奶吧。”

过儿是鲁王府的指望,鲁王妃将来还指望他承袭爵位,延续鲁王一脉,闻言连忙向奶娘使眼色,要奶娘去接过儿——大伯子和寡妇弟媳之间不好直接传递,都是奶娘作为中间人将过儿抱来抱去。

太子依然保持慈祥的笑容,将过儿还给奶娘,疼惜的说道:“孤有过八个孩子,都是在孤手里抱大的,因而有些经验,过儿哭声嘹亮,腿脚有劲,将来一定是个身体健康的孩子。”

这下太子除了“好儿子”、“好大哥”、“好学生”、“好丈夫”的人设以外,又多了个“好父亲”——谁会料到“好大哥”会在弟弟过七七的时候在桃花林里使出浑身解数逼女官就范呢?

虚伪,太虚伪了!

胡善围上马车之前,鲁王妃又在她面前一通自责,说辜负了郭贵妃所托,没能照顾好鲁荒王,“……妻贤夫祸少,都是我的错,呜呜。”

其实从鲁王妃把王府管理的井井有条来看,她绝对不是表面上的软和性子,只是迫于男尊女卑的礼教,必须做出示弱求原谅的态度。

胡善围有了怜悯之心,安慰道:“鲁王妃莫要胡思乱想,好生照顾过儿,把他培养成人,莫要走他父亲的老路。鲁荒王虽走了,过儿是郭贵妃的亲孙子,贵妃娘娘也是鲁王府的依靠,大家还是一家人。”

看到胡善围这个态度,鲁王妃心下稍安,方收了泪水。

胡善围暗叹:皇室里的女人啊,泪水都修炼到了收放自如。

回京途中,胡善围和沈琼莲同吃同住,同卧同起,像连体姐妹似的,故意做出防备太子的模样。

沈琼莲觉得奇怪,“出了什么事?你怎么突然变得胆小了?”

胡善围说道:“相信我,你不知道是为了你好。”

沈琼莲素来不爱管闲事,居然真的就不问了。弄得胡善围心里痒痒,恨不得把桃花林受太子骚扰之事拿出来倾诉。

这个油腻的太子居然拿桃花枝托我的下巴!啊!连春春都没有这样轻佻的托过我的下巴!

夜里住在驿站,胡善围洗脸的时候拿着热帕子狠狠的搓洗下巴,差点搓下一层皮。

而太子,日常的礼遇两个女官,甚至把驿站最好的房间让给她们住,好像桃花林骚扰事件从未发生过。

十天后,治丧队伍到了京城,此时南京城正值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怕热的人已经穿上单衣了,众人老远就看到前方高高飘起的白幡、听到震天的哭声。

这个葬礼规格不一般,是按照王礼出殡,朝中文武百官相送,胡善围看了,大惊:短短三个月,又有一位亲王去世了?

治丧队伍走近一看,才知道黔国公沐英去世,洪武帝追封其为王,配享太庙,谥号昭靖。

沐英死了?那么沐春……

胡善围赶紧下了马车,有纪纲开道,她顺利的挤到了人群前面,看着“孝子”沐春穿着麻鞋、粗麻没有锁边的孝服、捧着父亲的牌位走在最前面。

六年了,两人一直书信联系,从来见面,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重逢。

沐春眼睛红红的,看到路边的胡善围,立刻迸出光亮来,嘴角不知觉的上扬。

胡善围一瞧,心道不好,忙摇头摆手。

沐春方收敛了目光,继续哭丧着脸。

沐春身后穿着同样孝服的是三弟沐昂和四弟沐昕,沐昕就是六年前像个野人一样舔手指的小男孩,像沐春小时候那样在宫里长大,安排在乾清宫东五所里,和几个小亲王们一起长大,现在已经是个九岁的男童了,长大很是秀气,雌雄莫辩,像个女孩子。

沐家只有二公子沐晟留守在云南。

沐家三位公子之后,是用白麻布做的帷帐,由几个强壮的小厮们举着杆子拉扯开来,形成两堵可以行走的白色“围墙”。

围墙里面都是披麻戴孝的沐家女眷,为首的当然是黔国公夫人耿氏,其实沐英长年镇守云南,平时也大多在战场上,沐家大小事宜都交给耿氏打理,和丧偶差不多,夫妻感情淡漠,相敬如“冰”的过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