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任性(第3/4页)

毕竟后来就是,谁能跨越海洋,谁就能做主!

这样子,就算不违背空间给与的赠言吧。

这两人要是做的好了,能救多少人去!?功德无量啊。

而扶苏出来了,才施施然行礼,道:“四叔。”

雍正看着他,笑道:“不错!更壮实了,出咸阳历练一番,果然成熟了不少。”

雍正很是高兴,忙让他坐,叫李斯也坐了。李斯轻易并不敢多言,只是坐在扶苏下首,看着这桌椅板凳好奇。

见又有瓷器奉了茶上来,便盯着看,这宫中的精瓷,那工艺,绝不是民间粗瓷可比,那纹理,像是飞一样,透着飘逸,精致的犹如艺术品。

李斯突然忆起那个造纸术来,他现在突然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原来如此!造纸术,水利法,农业,种子……等等,都是陛下和太子从这里学到的,或是在那个奇境里得到的。

那么,陛下能让他来,能让他知道这个秘密,表示也是信任着自己的吧?!

这样的机缘,若非极致的信重,是办不到的。

因此李斯的心突的一松。

那么现在只剩一个问题,叫他来,是为了学习,还有呢?!定还有别的原因吧。

他心中虽有疑虑,却不会当下就问出来,而是细心的观察着,听着,并不主动问,更没有打断扶苏与雍正的对话。

扶苏笑道:“弘昼才是更成熟了不少。弘昼是先去码头了?”

“嗯,赶不及,主动先去的,这般积极,倒是叫朕意外,”雍正笑道:“去秦一番历练,长进了不少。”

“弘昼终于想通了,”扶苏笑道:“他能主动说开,主动揽事,这么积极,就是一种态度。四叔,还望四叔能客观的看着他,更成长些,便是行事不那么成熟,但多看几年,总有条理与章程。”

雍正倒是诧异了一下,道:“难得见你这样客观评论。”

“四叔不要误会,扶苏虽有心要与四叔谈一谈,却并非是弘昼授意或请求,”扶苏笑道:“弘昼若是有这样的心机,他就不会迟疑到今天。”

“朕没有疑心这个。”雍正道:“只是难得见你这样。”

扶苏将前线的事说了说,道:“弘昼抓时机很精准,这就是一种天赋。他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好苗子,可是,不可否认,是有天赋的。不然四叔,也不会这样重视他,引导他。他如今终于积极了一会,还望四叔给他更多的时间去成长,给更多的机会去让他试错。弘昼行事,有他自己的节奏,还望四叔知之。”

李斯都惊了,听的心砰砰直跳的,太子疯了吗?!

敢建议一个帝王这样的话,参与这样的事,无事也会有一身腥啊?!

这到底是亲密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李斯一时并不动声色,只是细细的听着。

很显然,两人也因为有他在,很多的话都没有说的更直白呢。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见外。

“扶苏这是算站在弘昼身边了?”雍正道。

扶苏道:“扶苏只知他可贵,便是以后……还可以去大秦。便是不去,与四叔一道走,又如何?!既是如此,不如试错,放手一搏,不惧输赢。弘昼行事荒诞,内心却光明。按理说,这样的话,我说出来是很不合适的,可是,扶苏愿意与四叔交心,还望四叔明白扶苏之心,绝无私。”

“你,朕是知道的。”雍正笑道:“难得连你也看重他啊。你父亲呢,怎么说?!”

“皇父虽未明言,心内也是偏向他的。”扶苏笑道。

雍正道:“机会朕给了,剩下的看他自己。”

“我虽未见过四叔的四子,但是此次正欲一见,”扶苏道:“然虽未见,也料到大致是怎么样的人。”

“也好,你见到他就知道了。”雍正笑道:“沿海诸事,有你在,还需要你操心,多提点弘昼,更要劳李相以后多盯着点弘昼了……”

李斯被点名,更是有点莫名。他只能拱手相应,旁的并不敢随意插话。

“这小子,章程还需要精进,他一向不怎么按常理出牌,而朝廷却自有规章制度,他得敬畏,遵而用之,顺而导之,才能真正的掌控。”雍正道:“这也是他真正欠缺的地方。效率上,只恐还需你多提点他方好。”

扶苏看是看出来了,雍正且不放心着呢,便道:“我去看看妹妹,明日便与李相,一并出发。我与李相也有很多向弘昼学习的地方,相互促进学习罢了。”

这孩子,是真谦虚。

而且料到了他不放心弘昼,主动说明日就去呢,真是个好孩子。

雍正便将腰间的九龙佩给摘下来了,道:“拿着。许你领两个营,带去。有此玉佩在手,大清所有侍卫营都可以随你调用。”

扶苏接过了,拿着手里仔细观看,道:“与皇父给弘昼的那块,略有不同。”

“是不大相同,然而只此一块,重在象征意义上的不同。”雍正笑道:“你虽来过几回,这一次,却是真正的出去,对于你与李斯的出现,若是有人疑心,你想回便回,若不想回,便不回答。只要有此在,没人敢对你如何,只有尊敬的,尊你就是尊重大清的皇权。”

扶苏自然明白,谢过了。

“朕会另有手谕给沿途周县,叫他们不敢质疑你的身份,也会给与你和李斯官职,方便在沿海办事。”雍正笑道。

“多谢四叔。”他收好了,道:“我去看看妹妹,也介绍一下李相给妹妹认识。”

“你先去,朕与李相说几句话,再叫苏培盛送李相过去,认识翠儿。”雍正笑道:“李相请稍留步。”

李斯虽然不安,却是起了身应了。

扶苏道:“李相且在此与四叔说话,我先去寻妹妹了!”

很久不见,果然想的很,便兴冲冲的丢下李斯走了。

苏培盛知道二人有话要说呢,因此,也带上门出去了。

一时只剩下二人,像君臣,也不是真正的君臣,像错了位的君臣关系。

一时无话。

雍正大致的解释了一下三个世界的关系,以及翠儿的来历,又说了自己的四子和五子之事,直到李斯有了大致的了解,才道:“朕知道你疑惑始皇为何要人来此,不妨直接与你说,他要你来,是为了学习后世的很多的东西,包括海务,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君王,你作为臣子,最是了解不过的,也猜得到他欲无止境,想做什么吧?!”

海务……

后世?李斯果然听话听音,抓住了重点。

雍正也并不与他绕圈子,道:“想必你也明白了,这里是后世。而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最了解不过的,李斯,有些话,朕得与你说明白了,以免你犯了错,最后连累扶苏,自己也不能被朕与始皇所容,还望你这样的聪明人,千万别太过,聪明反被聪明误就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