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天涯共明月(第4/5页)

不错,他们所有人都是有薪水发的。目前虽然收的极紧,管的极严,但多少,也还是有收益的。

李延亭和大狗子到了晚上,才到家,因天凉,回来的时候,身上都是湿的。上了山,难免有雪和水之类的,哪怕草木枯了,也会有雪掉下来,自然不可能不沾身。

两人忙去洗了澡,将汗都给洗了,这才换了保暖的衣服,喝了姜茶驱寒,好在二人身体健壮,倒也没生过病。

李延亭叫胡氏与大狗子先吃饭,自己则先来了林觅屋里。

果儿一见就先出去了,自去二狗子三狗子那看书写字。

因最近大伯与奶总有要事要商,这孩子精的很,一看就知道要避出去了。家里其它人也从不会在这个时候进来。

因此李延亭,赵佶和林觅才能更自得些。

“今天打听到了,梁王的三队兵马已经攻下了六个城池,目前分别是在宛城,青叶,以及大良郡附近驻扎,朝廷的大部队也赶过去了,双方打仗不断,僵持在,会不会转道,以后不好说,只是目前,暂时不会来。若是朝廷兵马能给力些,也许短期内,我们城还算安全。”李延亭道。

“你觉得,梁王行兵可会来此?!”林觅道。

“行兵需要补给,若说图大城,不会来此,然而若是遇挫败,可能会来此补给,”李延亭道:“就怕变化大。”

林觅道:“是啊,说不好的事情啊。老大,有事我得与你说说。”

李延亭听着。林觅便老四说的都一一的说了,又道:“看事做事,只是十年若不定,我也不可以为自己就能成为民王,还需要慎重以后再说。这个事情,得有时势,若无时势,便不可只生了心,而有祸端。”

“娘放心,儿子心里万不敢有此心的。”李延亭道:“便是真十年不定,以后看谁成势,投靠谁便是了。况且也未必到这状况。我看朝廷还算有章法。不至于败。至多拖个几年,也差不多能定了。因此,我想与大狗子一道投府兵。可能后面要增援的时候,朝廷会调此处府兵去。儿子希望,能不打来这里,最好。”

林觅点点头,道:“你心里有章程就好。这个事,看着仔细定了便是。这些判断,还是要靠你自己。”

“我明白,我身上担着大狗子呢,万不敢不小心的。”李延亭道:“现在只是城里紧张些,不至于出大乱子,娘且安心。”

“也好。”林觅道:“希望山上的东西永远用不上才好呢,开了春,还是要正常春耕。”

李延亭点点头。

林觅又道:“高秀才和王屠夫那,你也看着点儿,有些事也稍提点一回,尤其是高秀才。他虽有学问,知文章,却不知人心和时势。有时候,也未必如小民敏锐。反倒是王屠夫精明的多,在市井混多了,精着呢,稍提点一下,他就明白。”

李延亭应下了,道:“屠夫帮,镖局,以后怕还是要为军中征用,这个特殊的时期,是不一样的。”

“想来王屠夫心里也有数,”林觅道:“他虽年纪比我小不少,可也是经历过那个乱世的。”

李延亭道:“那就让老二准备春耕,我也去与里正说一声,村里正常春耕。”

林觅叮嘱道:“吃过晚饭再去。”

“哎。”李延亭道:“娘休息吧,我先吃饭去了。”

“去吧。”林觅道。

李延亭这才起了身,微微对赵佶行了个礼,这才出去了。

赵佶见他知礼识人,沉稳有度,身体健壮又不卑不亢的,心里也是颇为欣赏。关键这种沉稳可以依赖的性格是真的特别有安全感。老人家有这样的儿子在,赵佶都放心呢。

他因为大狗子取了名,李延亭其实认可了他,也感激他。是个记恩的人。

赵佶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是特别高兴的。

因为得到了小老太大儿子的感激和认可而高兴。

虽然只有老人家和李延亭能看到他,他也觉得自己成了这个家的一部分而高兴。

赵佶低声笑着,道:“老大与老三的性格真的不一样。”

林觅笑道:“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普通人家更是,孩子未出生,谁能晓得到底是个什么性子?”

“这倒是。”赵佶笑了。

外面李延寿朗声道:“大哥,吃这个,猪大肠。卤的香香的,很下饭,你和大狗子吃了吧。”

家里人早吃过了,只有李延亭和大狗子回来的晚,所以吃饭最晚呢。

也是林觅体贴,而李延亭也从不叫家里人等他回再吃饭,因此一般他不回来就留了饭和菜,然后自家人就先吃了。要是别人家一家之主不回来,老年人肯定心疼儿子要等,家里人就先饿着,而一家之主见回来不等他,也要发火。这在李家是不存在的。也因此相处融洽的很。

胡氏还会做不少点心,肉干之类的在二人早上出门的时候塞到随身的包里。现在忙,有时候顾不上吃,这爷俩饭量又大,因此真怕他们饿着。也更因此,相处才可贵。

李延亭道:“你丈人送来的?!”

“是大舅子送来的,”李延寿道:“猪大肠贼香,就是弄的时候有点麻烦。大舅子说现在杀的猪少了,怕是以后越来越少,来与我说一声,以后要吃肉,怕是不容易。”

“这个紧的时候,还能想到送给你,你要回礼。”李延亭道。

“回着呢,”李延寿笑道:“我办事大哥放心。哪能叫丈人家亏了的。”

有来有往才是长久相处之道。

李延亭点了点头,道:“今年吃肉的确是不容易了。你大舅子怎么说?!”

李延寿进了大房厨房,看着大哥与侄儿吃饭,坐下来道:“说是猪要收紧,现在虽杀的少,但还会给杀,但是以后怕是连杀都不给杀了呢,说是要先供应军中和衙门的。大哥,今年适合养猪吗?!要不要我们家和丈人家自己养几头?不卖,杀了自家吃也好啊,这一收紧,后面吃肉就难了呢。”

现在养了,还有的吃,但是以后人都不一定有的吃,还能分给猪吃吗?!以后怕是连猪食都寻不到。万一再恶化局势的话。

李延亭便道:“养羊吧,少养几头,这个等开了春,有青草,倒还是有食吃,等入了秋,哪怕瘦些,也有点肉吃。只是你,能忙得过来?!我这不在家里帮你,你又喂牛,喂羊的,还要照顾弟妹,能忙得过来吗?!羊大些,吃的便多,还要放上山。”

李延寿道:“忙的过来,我能有什么事啊,无非是些琐事,等开春,后院就有草长起来了,我栓那就行,平时再割点草下来,也够喂了。我就养羊,不然到年都没肉吃。我叫丈人家也买几只养上一养。”

李延亭这才点点头,又道:“开了春家里春耕,若有长工来,只给粮,不用给钱了。你管一管,到时各房用的粮,算出来再补便是。账算不过来,便叫妹子帮你。还有果儿呢,也能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