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天涯共明月(第2/5页)

“嗯,这个老大不懂,只是打听着,正好亲家高秀才懂些,因此便打算托他买点来,老大说,每年都有出书解题的人,想来亲家懂这个,因此参考着买点回来看着琢磨着,应该不难!”林觅道。

雍正笑道:“有徽宗亲自照看着,也是不一样的。只要刻苦,想出头并不难。”

林觅笑着称是,学问一事上,徽宗是真的没得说。不仅个人素养过人,而且文采斐然,对于科举之类的试题,他也更有出题人的思路与见解,到底是不同的。

“所以才说我幸运呢,大小事,都有人问着参考。”林觅笑道。

雍正便笑,谁幸运都不好说呢,若不是遇到她,他与始皇还能这样相互掐?早死翘翘了。而这赵佶,还能这么悠闲自得其乐的?早也灰飞烟灭了。

谁是幸运之人,不言而喻。

所以才说老人家是真的好相处,从不以此自功自居。便是连他与始皇这样龟毛难搞的人,也是折服而信任彼此了。并且,还对林觅很敬重。相处很愉快。

这才是最难得的。

不敢想象,倘若换一个人,还会不会这样愉快,这才是最最无形的珍贵之处呢。可老人家便是如此,也是心怀感恩之心的。

这样的人,他与始皇自然不忍心欺,负。

也正因此,才觉得这样特别的好。

真诚而如此自如的相处,不必去盘算太多的心思,才会日日沉迷于上线,当网瘾老年。并且十来日不见,是真的特别的思念对方,牵挂着对方。

这种感情,也约是亲人吧?!

雍正笑道:“好久不见了,要打牌吗?!”

苏培盛惊恐的看了一眼雍正,道:“万岁爷,不了吧?!”哪怕赖账不给钱,但是牌桌上处于被万岁爷和始皇的支配之中,也是蛮恐怖的好吗?!

完全沦为陪衬啊。这两位智商真不是盖的,他们会算牌。特别厉害。

雍正哭笑不得,道:“没出息。”

林觅听了也笑,道:“我和苏公公可不敢再陪你们玩,徽宗就更不会了,你们想玩,等扶苏和弘昼回来,一起玩吧。”

始皇听了也是一乐。雍正闷闷不乐,道:“也罢了,二缺二啊。”

林觅道:“我这还三缺一呢,我都不愁,你愁啥?!”

苏培盛噗哧一乐,道:“对,奴才与老人家,再加上徽宗皇帝,才是一桌的。”

雍正笑的不成了,道:“五个人,还凑不成一桌麻将。哎……”

一时笑笑一通,到了半夜,也就都下了。

始皇和雍正也放了心,见林觅身体还算硬朗,也知道现在虽然起战事了,但不太严重,也就松了一口气。

苏培盛道:“没想到过个年,老人家家里发生了这么多事。奴才瞧着,后面怕还有许多事呢。”

“还不到最危机的时候,真的危险了,把老人家家里人都接来避难。”雍正道:“这梁王若是攻势快,只怕战火蔓延很快。就怕拖拖拉拉的,反倒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治不好,死不了,最麻烦了。”

苏培盛道:“万岁爷说的很是,奴才倒是觉得,指望着梁王能赢。”

雍正点了点头,人都是有偏向的,他们关心小老太。只希望老三的事不是往坏的方向发展,而是往好的方向去。

如果梁王赢了,老三是功臣,就不是逆臣,便是追起功来,也不会有祸到老人家家里。

苏培盛想了想,又道:“不过也不好说,便是功臣,真事成,□□掉的也多,老三若是欲无止境,只怕便是有了功,也不会轻易收手,到时候,又是更大的麻烦。”

雍正盘了盘佛珠,道:“老人家这个老三,唯有泯然众人,方无祸患。他这个性子,便是有功,也不会停止的。反倒还是招祸的性格。”

李延治能走到哪一步,谁能知道?!

因为乱世真的对他这种人来说,敢赌,又狠心的人,只怕机会是极多的。

雍正下了线,还能与苏培盛说说话,倒也不显寂寞,这上过线了,心里也就放心了,不见面不上线的时候,还真的不放心的很。

苏培盛将灵泉水收拾了一下,又提了两壶,道:“奴才去送给公主。再通知老人家三个孙子取了大名的事。”

雍正道:“这个时辰了,翠儿还没睡?!她怎么弄的比以前的朕还要勤奋了?!”

苏培盛道:“年前的时候,到三更也就睡了。只是这过年,不是这个求见,就是那个送礼的,公主自然不好不见的,因此白天净应酬了,所以晚上更刻苦,王嬷嬷说,晚上要到四更天才睡呢。”

“她还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如此不保重,刻苦也不至于这一天两天的。”雍正叹道。

“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年少,公主怕是不会懈怠半分的,”苏培盛道:“万岁爷先歇着吧,奴才去去就来。”

雍正点首,道:“你劝劝她,若累坏了,反不值当。”

苏培盛应了,便去了。

雍正这才撸着两只狗子准备休息,既担心翠儿会看出来老人家不妥,又有点担心她忙的身体吃不消,再想到弘昼,也有丝丝的忧虑和牵挂。战场如杀场,便是帝王,也不敢自负的。哪能不忧心?

苏培盛拎了东西去,翠儿一看就知道他肯定是见到奶了。因此欣喜的站了起来,道:“苏爷爷,奶好么?!”

“好着呢,只是过年实在太忙,因此上了会便下了,倒没来得及见公主,说是再过两天,再见也一样。”苏培盛笑道:“老人家说了,公主在这里,有万岁爷疼着,没有不放心的。”

翠儿心中暖暖的,道:“这个年里,怕是有的忙,家里总是来客,又是应酬说话的,怕是累人的慌。等过了元宵,奶就能喘口气了。”

“可不是,便是寻常人家,老人家这个岁数,小辈都要上门看望,说话的,又要准备礼节,又要准备说话,还要包红包的,小事也琐碎操心,”苏培盛笑道:“看着倒消瘦了不少。过年喜庆也累人啊。”

这是打预防针了。

“奶到底年纪在这了,哪能不操心不瘦的?!”翠儿还点头应和呢。

“老人家惦记公主,给了这个,就怕喝完了呢,”苏培盛道:“万岁爷也说,千万别太累了方好。勤奋也不在于这一时的。”

翠儿心中感动,都应了。

苏培盛又说了家中男孙都取了大名上族谱的事情,又说了都上了大房的族谱的事,言是为科举考虑,因此翠儿便没疑心,只是提笔写下三个名字。

李瑕,李咎,李极。

“好名字,”翠儿笑着,有点想他们了。

“玉慧也好听,”苏培盛笑道:“将来果儿及笄,必也有大名,那个时候,公主取也可。”

翠儿怔了怔,郑重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