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陈阿娇(第2/5页)

王太后一番言语,窦太主想了半天,表示自己需要回去跟人商量一番,王太后发现窦太主动摇了之后,顿时就松了口气。窦太主前脚刚回到自己的太长公主府,后脚长乐宫就送来了大批财货珍宝。

窦太主生活一向奢侈,哪怕舒云用红糖生意补贴了她,她又得了当年太皇太后剩下来的所有私房,但是呢,以她的大手大脚,如今居然还有些入不敷出,加上陈须和陈蟜有的时候也会跑到太长公主府打一点秋风,自然手里头的存款更不够用了,如今长乐宫送来了厚礼,窦太主一下子心动起来。

窦家虽说是这事的主谋,但是也被吓了一大跳,他们本来是想要显示一下自己的能耐,好跟田蚡谈条件,哪知道用力过猛,弄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也觉得应该见好就收。因此,窦太主上门说了王太后的意思之后,窦家这边就觉得暂时这样就可以了,要是穷追猛打,只怕回头真的就彻底撕破脸了!王太后不敢恨自己的儿子,还不能迁怒窦家吗?只怕到时候刘彻自个后悔了,也要找窦家的麻烦,不如给刘彻找个台阶下一下。

因此,窦家这边下了决心之后,窦太主就进宫了。

窦太主以前的时候,总是拿自己当做是刘彻的恩人,因此总是招人不快,但是呢,窦太主要是乐意做低伏小的话,还是很能够讨人欢心的。就像是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后被废,迁居长门宫,窦太主几次想要帮助女儿复宠,却发现刘彻铁石心肠之后,就直接改变了方针,在刘彻那里示弱,甚至还将自个的面首带到了刘彻面前,表示我这是将自己的把柄送给你了!这般一来,窦太主总算是得了一个善终,但是,陈须和陈蟜却在丧期因为争产,还有居丧不谨直接被赐死,但那也是窦太主死后的事情了。

如今窦太主心里头明白刘彻不是以前那个需要依赖自己的人了,因此,她自然转变了自己的态度,拿着奉承自个弟弟的本事,将刘彻奉承了一番,最后又是打了一番感情牌,算是在刘彻那里得了一句准话,那就是田蚡不会死了!

很多时候,对于权贵来说,法律这玩意是有着很多解释的,像是田蚡这次杀人呢,可以解释为激愤之下失手,那这个罪名可就从故意杀人变成故意伤害致死了,量刑自然要轻一些,另外就是,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从来同罪不同罚呢,因此,刘彻在廷尉那边给了一个意思之后,很快,廷尉那边就揣摩了刘彻的意思,给了相应的判决。

田蚡呢,丞相的位置肯定是做不成了,武安侯的位置也没了,还罚了两千金,最后蔫耷耷地回去了。

田蚡可不是什么打碎牙齿和血咽的人,知道这事是窦婴的盘算之后,就满肚子都是报复的念头,可惜的是,刘彻烦透了他,压根懒得听他说话。老实说,这次的事情,对于刘彻来说,在名声上头也有一定的打击。田蚡犯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素来媚上欺下,等到刘彻登基之后,便是对刘彻这个皇帝,也有些颐指气使的架势,何况是对其他人呢!因此,之前田蚡被关在廷尉大牢之中的时候,就有人想要落井下石,还有许多人直接跑到廷尉衙门告状,廷尉那边,哪怕如今开始用纸办公了,田蚡的罪名也有了厚厚一大叠。

而这些罪名堆到刘彻面前,自然是让刘彻怒火中烧。如果田蚡死了,刘彻自然会迁怒他人,就像是当年淮南厉王刘长死了,文帝直接将一路上不敢给刘长吃饭的官吏都杀了一样,但是问题是,田蚡没死,刘彻心里头就永远留了一根刺。

田蚡呢,市井里头长大的,之前也是得意忘形,连让刘彻将武库那边腾出来给他扩张丞相府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但是等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次算是栽了,一时半会儿压根不敢再出现在刘彻面前,只能跑到自己姐姐那里诉苦。

王太后也是已经发觉,刘彻这个儿子是靠不住了,她是个有着旺盛的权欲之心的女人,根本不可能安安心心在长乐宫做她的皇太后,她要做的是另外一个吕后,再不济也得是另外一个窦太后,而不是如同薄太后一般,连自己的兄弟都无法庇护。

因此,田蚡这边进来哭诉,可谓是火上浇油,而王太后当初答应了窦太主的事情还不能不履行,真要是她将窦太主给涮了,说不定回头窦太主就能立马大嘴巴到将她手里关于王太后,王家还有田家的把柄全丢出去,再在刘彻那里添油加醋一般,田蚡估计还得进去一趟。

另外就是,在汉室政坛上头,信义其实非常重要,你要是在这种事情上头信用破产了,那么,王太后还想要在长乐宫发号施令,那就没几个人乐意听了。

因此,哪怕心中不甘,王太后也得履行对窦太主的约定,因此安抚了田蚡一番,让他回去消停一些,别的不说,起码要做出一副闭门思过的模样,等到刘彻这边气消了,自然罚酒三杯,给个台阶下一下,再镀个金什么的,也就复爵了。

然后,王太后就找来了刘彻,说起了立太子的事情。

刘彻对此非常反感,毕竟对一个还比较年轻的皇帝来说,立太子感觉就跟咒他去死一样。但是呢,王太后的理由也很多,高祖那时候也不喜欢刘盈,但是为了稳定后方,确保自己就算是有生之年不能横扫天下的话,后面还得有个合适的继承人继承父辈的事业。而文帝进京之后没多久,也直接立了先帝做太子。

先帝登基没两年,也立了刘荣,之后刘荣被废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立了刘彻!前头几位先帝都是如此,那么轮到刘彻,却这般拖延,难免要叫下面人心不安。

刘彻还想要耍无赖:“我如今就这两个儿子,这太子的位置,本来就是他们的,不是他们,还有谁呢?”

王太后叹道:“你也知道,你如今就这两个儿子,你要是现在如同先帝一般,一下子十几个儿子也就罢了,但是,皇长子刘衍既嫡且长,你都不肯立,朝臣也就罢了,阿娇怎么想,你姑母怎么想,窦家怎么想……这些都是问题啊!”别看王太后说了中肯话,但是实际上还是在给陈家窦家上眼药。

王太后之后直接隐晦地表示,横竖现在就算是立了太子,太子在太子宫中也只能是读书,真的要将自己的手伸到朝堂上,起码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了,到那个时候,你要是还没有其他儿子,那就真的没太多办法了,两个儿子之间年龄差距过大,所谓国赖长君,幼子登基,将来是会面临很多问题的。

别的不说,刘彻登基的时候,先帝都亲自给刘彻举行过冠礼了,结果怎么着?到最后,太皇太后足足压制了刘彻五六年,刘彻才算是有了喘息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