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识路(6-7)(第2/4页)

王洲川没拿,他抬腕看了眼手表,把整理的东西拿手上,说:“我现在没空看这个。”

“那我先放你桌上。”

“你先说说辞职原因。”王洲川拿着东西走出办公室,施索见状只能跟上。

辞职原因一抓一大把,简单总结就是做的不开心,王洲川说:“来来来,把不开心的全都说出来。”

施索等着他说“让我开心一下”,结果王洲川只是边走边催她:“说啊,给你个机会吐苦水。”

施索道:“领导压迫……”

“等等,我什么时候压迫你了?”

“隔壁的!”刚开口就被打断,施索没好气道。

“哦,小声点,继续。”王洲川快步走着,似乎赶时间。

施索一路跟着他:“上班不定时,总熬夜,工资少。”

“你工资还少?”王洲川不听她的,“你出去问问,你现在的薪资是个什么水平。”

“那也是我多劳多得。”

“别人想多劳还没机会。”王洲川直接挑破,“你不用跟我打马虎眼,我还不知道你?不就是觉得这次的事受委屈了,你一心为了求助对象,结果不但被人告,还被求助者反咬一口,是不是?”

施索抿唇:“原因之一。”

“你这是受了多少委屈,还原因之一?”王洲川走进电梯,施索站在电梯口,他催她,“进来,接着说。”

已经从新闻频道的大楼跑到主楼了,施索也不知道王洲川来这里办什么事,她跟了进去,继续道:“我大学专业是播音……”

王洲川打断她:“多少人毕业后的工作都专业不对口,你播音专业有什么了不起?”

施索气,要不把话筒给他,全让他来说!“我当初面试的是主播,是你骗我当记者的!”

“别说什么骗不骗,你是傻子,被我骗了五年还在这里?”王洲川反驳。

施索立刻道:“我天生容易错信他人,所以我现在醒悟了,要崛起了啊!”

王洲川哼了声,走出电梯道:“先别说了,跟我进来。”

“进哪?”

“哪那么多话,进来记得闭嘴。”王洲川率先走进房间。

施索这才发现,她不知不觉被王洲川带到了什么地方。

这里是广电集团的招新面试点。

今年急缺人手,招新面向社会。考官全是各频道高层,施索一进门就闭上了嘴。

王洲川指着角落说:“去那边看着。”

施索想说要不她出去等,王洲川再次一指:“去!”

施索只好走过去了,幸好站在角落的不止她一个,还有电视台的摄像和新闻中心的几个人,她站这里才不显得突兀。

面试很快开始,应聘摄像记者的考生五人一组,走进考点的一张张面孔,有稚嫩的,也有年长的,问题一个个给出,他们依次回答。

施索回想起她当年那场面试,千里迢迢远赴,早上笔试,笔试完一直等,直到下午三点才轮到她一面,接着是第二天的二面,她满心期待,紧张准备,终面时却被刷下来。

回忆到一半终止,她看着又一批进来的考生,呆呆地半张着嘴。

最左边的考生看了她一眼,很快收回视线。

考官依照流程,先让他们做自我介绍,从右一开始,轮番下去,轮到最左边,他平静开口:“各位老师好,我叫舍严。”

舍严的大学专业是广播电视学,他选的是电视摄影方向。去年临近毕业,佳宝跟她说,舍严曾实习的电视台向他发出了工作邀请,舍严拒绝了,怎么劝都不听。

她说等她去参加舍严毕业典礼的时候,她来劝,结果她没去成,工作实在太忙。

佳宝后来又来电话,说电视台领导亲自找舍严面谈,舍严不为所动,依旧拒绝了这份让旁人羡慕眼红的工作。

当时连她也想不明白了,问原因,佳宝想了想道:“他志不在此吧。”

所以舍严这次说要面试工作,施索想都没想过他会来电视台,突然见他出现在考生中,她傻了眼。

自我介绍环节结束,考官翻着每个人的简历,先问个人情况,问到舍严时,考官之一说:“你在北京念的大学,还在北京电视台实习过,为什么没留在那里?”

舍严回答:“我想来黎州。”

“哦?为什么想来黎州?看你的资料……你不是黎州本地人,也没在黎州生活学习过。”

施索心道,你可千万别说是为了和康友宝作伴……

“私人原因。”舍严回答。

幸好他没说肚子饿,施索也不知道该不该松口气。

考官接下来又问了几个问题,问学习经历,高考分数,实习单位,过往经验等等,舍严有问必答,他的回答总是最为简洁,没有多余废话。

摄像记者主要考察实际操作。接下来考官出题,让他们操作摄像机,施索悄悄挪脚靠近监视器,才瞄了一会,有人敲门进来,她抬头一看,瞪大眼,竟然是舍寒。

舍寒和某节目领导一起进来,随意扫了圈室内,眼神没往舍严身上多瞟,仿佛并不意外他出现在这里。

一位考官笑着说:“来得正好,你这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

舍寒是专业摄像出身。

舍寒跟施索对了下眼神,走近监视器,低头看了起来。

考生的操作千篇一律,但舍严和其中一位考生被关注得最多,考官大部分问题都针对他们提出,舍严的举手投足透着股轻描淡写。

操作考结束,还剩最后一个问题,某考官问:“说说你们最近在看的一本书。”

有着较高关注度的那名考生率先回答,一问一答中,考官对他似乎很满意。

轮到舍严,考官问:“你呢。”

舍严看着考官说:“《波湾战争不曾发生》,这是我昨晚在看的书。”

考官王洲川“哦?”了声,身体微微前倾:“看完了吗?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施索又张了下嘴,盯着舍严瞧,她只能看到他侧脸,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样的表情。

舍严想了想,说道:“我对其中一句话印象深刻。”

王洲川问:“哪句?”

“我们越迫近事件的即时状况,就越陷入虚拟的假象之中。”舍严立在房间正中,不紧不慢地说出这一句话。

王洲川没表示什么,他打量了一会舍严,突然问:“你的耳洞是什么时候打的?”

所有人的目光一齐落在舍严的左耳上,那枚黑色耳钉在严肃的电视台内显得如此异类。

施索紧紧盯着舍严。

“高中。”舍严回答。

王洲川说:“虽然你面试的是摄像记者,但摄像记者也有出境需要,将来能不能摘了耳钉?”

……

下午五点,全部面试结束,舍严和舍寒两人早走了,施索跟着王洲川一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