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归途(第3/19页)

“《尼罗河上的惨案》真是一本天才之作!她的下一本书应该快出了。”他说。

“肯定快了。”

“你从阿加莎·克里斯蒂那里找到了什么答案?”

“先让我回顾一下心路历程,”她回答,“这条路蜿蜒曲折,所以你一定要专心听。我们先从耶稣的神迹讲起。”

耶稣的神迹。她最爱的话题之一。他瞥了一眼显微镜旁边的钟。今夜会很漫长。

“你的显微镜有什么问题吗?”妻子问。

“没问题。”

“在显微镜里看到的东西对你理解耶稣的神迹毫无帮助。”

“你说得对。”

“盯着钟看也不能拯救你的未来。”

“你说得很对。你渴吗?在我们开始讨论之前,你要不要喝口水?”

“用那个杯子?”她不屑地瞥了眼书桌上那个脏兮兮的玻璃杯。

“我会把它洗干净。”

“这还差不多。我暂时还不渴。不过你提到了水,还真是切题——我们等会儿再回来说水。现在,听仔细了。耶稣的神迹——他有那么多神迹,如果我们认真想想,会发现它们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施惠于人身体的神迹。这类神迹有很多。耶稣让盲人复明,聋子复聪,哑巴开口,瘸子走路。他缓解高烧,治愈癫痫,祛除心理疾病。他帮助麻风病人摆脱病痛。一个饱受血漏之苦十二年的女人触摸了他的斗篷,出血立刻止住了。当然,他还令死者复生:不仅有睚鲁的女儿和拿因城寡妇的独子——这两人都刚刚死去;还有拉撒路——他死了足足四天,尸体已经开始发臭。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称为耶稣的医疗神迹,它们在他的神迹中占了绝大部分。”

欧塞比奥想起今天早些时候他做的尸检,想起那些散发出死亡恶臭的躯体。那具糜烂肿胀的浮尸无论对眼睛还是鼻子都是极大的考验,即便对于专业医师也不例外。

“但还有其他神迹,它们在医疗之外的方面施惠于人的身体。”妻子继续说道,“耶稣让渔夫的网装满鱼。他把鱼和面包由少变多,让数千人果腹。在迦拿,他把水变成酒。通过缓解人们的饥渴,耶稣再次施惠于人的身体。他平息风暴,使门徒的船免于倾覆,也是同样的道理。类似的神迹还有他让彼得用鱼嘴里的钱币交纳殿税——要不是这样,彼得一旦被抓住,免不了一顿鞭笞。”

欧塞比奥默默地想,玛丽亚施惠于他的身体,他对她也一样。相爱,并且乐在其中,还有比这更大的幸福吗?他们如同春天里的比翼鸟。情欲随岁月渐渐淡去,那种满足感却依然如故——那种拥有一个坚固温暖的小窝的舒适感觉。他的心中再次燃起对玛丽亚的爱。初次见面时,她没提到自己的姓氏是Legion(6),也没说她的心里住着《圣经》里所有的先知和门徒,还有一大群教会神父。她怀孕生产之时——她说,每次生产的磨难开始前,她体内都会有某种东西像盘子般碎裂——即使在那种时候,当他坐在等候室里听着她的喘息、呻吟和尖叫之时,她仍然在布道。医生和护士走出手术室时都若有所思。他不得不提醒他们告诉他新生儿的状况。尽管她正在忍受煎熬而他们专注于工作,她仍能引发他们思考。他是怎么找到这样一位集美丽和智慧于一身的妻子的?他的运气怎么这么好?他微笑着向妻子眨了眨眼。

“欧塞比奥,别闹了。时间很宝贵。”她低声说,“那么,为什么耶稣会施惠于人的身体呢?显然,他展示神迹是为了让身边的人信服——他们确实信服了。他们惊叹不已。但耶稣为什么要通过治愈疾病、拯救饥民来证明自己是救世主降临呢?别忘了,他完全可以像鸟一样翱翔,就像魔鬼让他做的那样;或者,如他自己所说,他可以将山峰投入大海。这些神迹同样配得上救世主的身份。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有关惠及身体的神迹呢?”

欧塞比奥仍然一言不发。他累了。更难熬的是,他饿了。他想起妻子脚边的那个袋子。也许他应该去办公室的小洗手池洗玻璃杯,然后在走回办公桌的路上偷瞄一下袋子里的东西。她来时总会给他带些吃的。

妻子自问自答道:“耶稣之所以展示这些神迹,是因为它们在我们最需要的地方带来福音。我们的身体都会遭受痛苦和死亡。那是我们的宿命——这一点你最清楚,亲爱的,你整天都在解剖腐尸。通过疗愈疾病、消除饥饿,耶稣在我们最虚弱的时刻与我们相逢。他减轻了我们血肉之躯的重负。这对我们的触动远胜过其他神力的展示,无论是在空中飞翔还是将山峰投入大海。”

“现在我们来谈谈耶稣的第二类神迹——诠释教义的神迹。这类神迹仅仅出现过一次。你知道是哪一次吗?”

“告诉我吧。”欧塞比奥柔声说。

“是耶稣在水面行走。那是独一无二的神迹。耶稣让众门徒上船先行。他们出发了,耶稣上山祈祷。夜幕降临。门徒顶着风奋力摇橹,不过并没有风暴,他们的生命不存在任何危险。漫漫长夜,他们艰难划行。破晓时分,他们看见耶稣朝他们的船走来,他的双脚踩在海面上。他们惊慌不已。耶稣让他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在马太的记述中,彼得问主他是否可以走到他那里去。‘你来吧。’耶稣说。彼得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往耶稣那里去,但他感到风势很强,就害怕起来,并开始下沉。耶稣伸手拉住他,把他带上了船。迎面吹来的风就停了。

“为什么耶稣要在水面行走?他是要挽救一个即将淹死的灵魂,还是想施惠于某人的身体?都没有。彼得在水中的遇险发生在耶稣的水上行走之后。还有其他动机吗?清晨时分,耶稣从遥远的岸边开始了他神奇的行走,最初他只身一人,后来在海上除了门徒之外再没有旁人,因为船早已远离海岸。也就是说,这次神迹没有任何服众的必要。在水面上行走没有让任何人受益,也没有唤醒任何具体的希望。无人祈求,无人期待,甚至也无人需要。为什么如此反常的神迹会出现在福音书这样言简意赅、精挑细选的文本里?而且这次特殊的神迹很难被隐藏。它出现在两部对观福音书(7)《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里,还出现在《约翰福音》里。它是极其少见的在多本福音书里均有记载的神迹。它意味着什么,欧塞比奥,它意味着什么?在一个灵光乍现的瞬间,我顿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