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面团仔』的太平日子(第2/3页)

“你为什么会申请不上?”

“唔,我不知道。要想申请卡内基梅隆,除了漂亮的成绩单,还少不了当个辩论社主席吧。不然的话,总少不了创立一家流浪汉收容所。可我除了瞎混,什么课外活动也没有。”

我看得出,瑞秋恨不得提起我们拍的电影,但她终究没有开口。太棒了,因为我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次装死。可惜的是,在医院里,用装死这招来转换话题,看来不太行得通,毕竟不合时宜。再说,说不定恰好有人走进病房,结果误以为你已经咽气,接着就把你安置到一张轮椅上,摆到候诊室之类的地方。就好像吉尔伯特,那个坐在轮椅上、也许已经死翘翘的小子一样,本文在两千四百字前提到过他。

“说真的,对于念大学,我唯一的目标是不加入任何一个兄弟会。”我即兴发挥起来,“因为兄弟会的最爱就是挑个肥仔,把他绑上旗杆或者教授的汽车。所以我很担心会遭殃,毕竟那是他们的最爱。也许他们打算用皮带抽我呢。用皮带抽人其实‘基佬’到家了,但如果你说破这件事,他们一定会发飙的。”

不知道为什么,瑞秋并没有被逗笑。

“你不肥。”她说。

“我挺肥啊。”

“你不肥。”

瑞秋居然跟我唱反调,似乎有点蠢。因此,我使出了前所未有的一招。

“我认识的某人,他可不赞同你的话。”我说,“他的名字叫‘花生酱加肚皮’,再减去其中的‘花生酱’。”

“唔。”瑞秋说。然后我掀起衬衣,对她露出了肚皮。

跟不少肥仔相比,我不算太肥,但我百分百算个胖小子,无疑可以在肚皮上捏出两层“游泳圈”,让它扮成提线木偶讲话。

“对你刚才的说法,我要提出异议。”我的“肚皮”高声道。不知道为什么,它有一口美国南方腔,“你的指控让我备感丢脸和痛苦。另外说一句,你有没有堆得山一样高的墨西哥玉米片可以吃?”

在此之前,我还从未让我的肚皮跟别人说过话。放下身段耍宝,只求博人家一笑,似乎并不值得。从这一点应该能够看出,当时我是多么想哄瑞秋开心。可惜瑞秋没有笑。

一边凶巴巴地对待你自己的肚皮,一边扮南方口音冲人吼已经够糟了,更糟糕的是,人家甚至根本没有被逗笑。

“要是没有墨西哥玉米片,牛排和蛋糕也马马虎虎将就。”我的肚皮又补上一句,但瑞秋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你想去卡内基梅隆大学念什么?”她问道。

“鬼才知道。”我说。我还没有放下掀起的衬衣,只盼着她突然回过神来,察觉到我费了吃奶的力气逗她开心。但她似乎没有意识到。

她一声不吭,于是我一直没有住嘴。“我的意思是,反正大部分时候,去念大学时,你也不知道会念哪个专业。所以嘛,干脆选上一大堆课,挑出喜欢的科目,对吧?”

我不得不滔滔不绝,否则她会问起电影的事情——我看得出来。“基本上,跟自助餐差不多,那种贵死人的自助餐,只不过你必须吃光碟子里的东西,不然人家会把你一脚踢出去。从概念上讲,实在有点乱七八糟。如果自助餐厅真出了这种事,那简直难以置信。如果你正在想‘嗯,这些木樨肉有种白垩土的味道’,某个身材魁梧的中国男人却说‘吃光它,不然我们给你判个不及格,还要把你一脚踢出餐馆’,看上去可不是什么出色的商业模式。”

没有反应。没有笑得喘不过气,没有微笑。逊毙了。到了这个地步,我依然卷着衬衫衣角,只不过是死不悔改。因为很显然,瑞秋是不会被这招逗乐了。

“也就是说,你不知道你要念什么?”

瑞秋显然在把话题朝电影上引。但如果我的话不能逗笑她,管它呢。我决定出手扭转时局。

“不,”我说,“我的意思是,你准备念什么?”

瑞秋只是睁大眼紧盯着我。

“我的意思是,去念大学的时候,你准备念哪科?”

瑞秋扭开了头。那一刻我真该早早闭嘴,可惜我没有。

“你申请的是哪所大学?”

瑞秋紧盯着空白的电视屏幕,我则坐在那儿,用我又蠢又肥的肚皮冲着她。正在这时,我的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我真是个混账家伙。混账到家了,居然问一个濒死的女孩对未来有什么计划。世上最混账的事恐怕莫过于此了。上帝啊。我真想猛抽自己一巴掌,真想用头撞门。

尽管如此,与此同时,我心里依然有些埋怨瑞秋:她怎么能如此忧伤、敌意满满,害得我因为无法哄她开心而难受呢?

换句话说,基本上,我对房间里的所有人都很不满。我拉好掀起的衬衣,想要找个办法在不害死人命的前提下结束对话。

“对了,”我说,“我妈妈给了我一本厚得不得了的大学目录。要是你想读,我可以把书给你,其实我正随身带着。”

“今年我不申请大学。”

“唔。”

“要等到我身体好些再申请。”

“计划很周详。”

她还瞪着电视屏幕,看上去有几分茫然,又有几分恼火。

“也好,”我说,“因为这本书逊毙了。足有一千四百页,而且每隔几页就扯到某个得州基督教圣地之类的地方。”

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吗?即兴瞎扯简直累死人。也许我应该悠着点。但我又觉得非要逗她开怀才行,否则这次探访就一败涂地。因此我再次扬帆起航,仿佛一往无前的航海冒险家。

“再说,那本书惹得我一肚子气,因为它会提醒我:反正哪所好学校我也进不去。比方说,如果翻到全书末尾,你会翻到耶鲁大学,然后就想‘噢耶,耶鲁大学,我要申请这所,因为这是所好学校’。好吧。可惜你转眼就会发觉:原来耶鲁大学要求平均绩点至少在四点六以上。没错,于是你又想,‘真该死,本森高中的平均绩点还达不到四点六呢’。”

瑞秋的态度似乎缓和了些,不过我感觉跟我的胡扯无关。但我依然决定讲下去——毕竟能消磨时间嘛。其实吧,这正是胡扯的最妙之处,并不在于它很逗趣(不过,瞎扯得好通常就会非常逗趣),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消磨时间,免得你开口谈些令人泄气的话题。

“是啊。随后你打电话给耶鲁大学的招生办公室,说:‘耶鲁大学,绩点要求四点六以上是怎么回事啊?’人家会说:‘嗯,没错。知道吧?如果你是个积极性更高一点的学生,你早就会发现普通高中里深藏着‘耶鲁秘密预校’。那里的教师个个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不死天才。在那种地方,你会取得四点六以上的绩点;在那种地方,你也能学会时间旅行的秘密。嗯,还会把普普通通的家庭用品变活呢。你可以把搅拌机变活!活过来的搅拌机会成为你忠实的仆人,为你取邮件,只不过它常常会一不小心把邮件绞个粉碎,因为它毕竟是一台搅拌机嘛。耶耶耶耶耶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