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树林深处(第6/6页)

我说道:“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我遇到过很多令我感到羞耻的事情。在印度,在伦敦,在非洲。二十年后我仍然记忆犹新。我认为它们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会和我一道消亡。”

罗摩占陀罗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傍晚时分,分队行军经过树林的时候,一群年轻人从树林里走了出来。他们可能已经等了整整一天;在这里,时间几乎毫无价值。从他们欢欣的表情和急切的举动中可以看出,这些年轻人愿意加入到队伍中来。他们被困在村子里,时时梦想着冲出去:梦想着城市、摩登的穿戴和娱乐,梦想着一个时间在其中更具意义的世界,他们中间更有野心的几个也许还梦想着剧变和权力。在行军途中不断地有这样的年轻人成群结队地跑来跟着队伍走,他们的姓名、出身以及所属村庄都被记录下来。但是,眼前这群年轻人和以往的不同。他们带着情报,这情报令他们激动得发狂。

他们搜寻着随身武器最贵重的那个人,认定他就是指挥官。罗摩占陀罗与他们谈起来。过了一会,罗摩占陀罗示意纵队立定。

罗摩占陀罗说:“他们说前面地势较高的地方有埋伏等着我们。”

威利问道:“是谁?”

“谁都有可能。如果情报属实。可能是警察。可能是坎达帕里的支持者。可能是想买以前的地主的田产的那个富农雇来的人。他们可能当我们是敌人。甚至可能是村民,我们老是待在村里,他们烦透了,想除掉我们。他们认为我们没有说到做到。这是我们在这儿的困境的一部分。人人都感觉到旧世界在改变,但没有人看得清将来。我们已经错失良机,现在有几百种可能的原因。如果我们的队伍训练有素,就会知道怎样应对埋伏。但我们没想用枪。我们只练习过童子军和军校学生那套玩意儿。扛枪,亮枪,稍息。如果只有你带着枪,那是没问题的。但实际上别人也有枪。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能想到的就是冲上去把他干掉。我不能让你们跟着我,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要是前面真有埋伏,要是我出了事,你们就原路返回。现在你们就悄悄离开吧。”

威利叫道:“罗摩占陀罗!”

“我有把好枪。”

他们在那片树林里一直等到天黑。后来,送来情报的年轻人中的一个从林间小径上朝他们喊:

“他们把他杀了。”

“他们是谁?”

“是警察。他匍匐前进到他们附近,用枪向他们扫射。杀了他们三个人。这一下暴露了他自己,他们就把他杀了。我跟你们说,这事会上报纸的。”

威利问道:“他杀了他们三个人?”

“没错,先生。”

毕竟,这听上去是个好消息。威利想:“他终于为自己赢得了美名。在印度史诗里,罗摩占陀罗是最高贵的人。他不仅仅是一个虔诚的人。你可以相信,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行为端正,做事妥当。”

那个带来情报的年轻人又说:“真可惜,你们损失了一支枪。”

过了一会儿,他们按照罗摩占陀罗的最后一道命令原路撤退,离开了林间大路,在黑暗中慢慢移动,他们决定,如有必要会连夜行军,以避开可能追踪而来的警察。他们默默地在昏昧的林子里走了一段时间之后,威利想:“我没有去想那些死去的警察。我把自己都忘了。现在我真的迷失了,彻底迷失了。我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后面又有什么。我现在只知道要活下去,要走出去。”


  1. [14]玛丽·科莱利(1855-1924),英国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