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不是手指的手指(第6/6页)

即使哪一天他真的找到了,可他又怎么知道他已经找到了呢?

说不定他已经找到了,可又把它扔了,继续往前走,继续像个盲人那样在搜索呢?

鹤群盘旋又飞舞,飞走了。

呼啸在玻璃窗上的风渐渐平息下来。冻僵了的宁静笼罩着大地。十点四十五分,费玛改变了主意,他戴上帽子,穿上外套,走进了寒气彻骨的空旷的大街。他走到住宅区另一端购物中心里面的公用电话亭。可他拿起听筒时,公用电话里传来的同样是死一般的宁静。说不定整个地区都出什么问题了。公用电话人为地遭到破坏了吗?要么,整个耶路撒冷又一次与内部彼此隔绝,也与外部世界隔绝了?他放弃了努力,轻轻地放下听筒。他耸了耸肩膀,说道:“很好,伙计。”这时他才想起自己身上原来没带电话代用币。

明天,他一清早就起来,原原本本地对他的两个情人解释清楚。

要么,他就离开这里,逃之夭夭。

湿漉漉的松树发出的飒飒声,彻骨的寒气,空荡荡的大街,所有这一切很适合费玛的心境。他继续朝斜坡和田野的方向慢悠悠地走过去。他妈妈有一个奇怪的习惯,总喜欢朝食物上吹气,即使食物已经凉下来了,即使原本就是凉食,比如说色拉或者果盘。吹气的时候,她的两片嘴唇就撅成亲吻的形状。他的心疼痛起来,因为此时此刻,就在她去世四十四年之后,他想回吻她。他想把世界弄得天翻地覆,就是为了找到那顶带松软绒球的蓝色童帽,把它还给她。

他走到了街道的尽头,也就是住宅区的尽头和这座城市的尽头,这时费玛突然意识到有什么透明的东西充满了这个世界。好像有数千个温柔得像丝绸一般的脚步声在四周回响。好像他的脸正在被不是手指的手指抚摩着。好奇感过去之后,他发现天空中飘起了小小的雪花。很细很细的雪开始降临耶路撒冷了。只不过一碰到什么东西就融化了。还没有力量让这座灰色的城市变成白色。

费玛回到家中,在桌子下面的废纸篓里翻找那张昨天要么就是前天被他揉成一团并扔掉的话费通知单。他没有找到话费通知单,却挑出了一张皱巴巴的《国土报》。他把报纸展平,拿到床上,阅读着有关当代假弥赛亚的报道,最后慢慢地合上眼睛,睡着了,报纸就盖在他的脸上。凌晨两点,小雪住了。冻僵了的耶路撒冷屹立在空旷的黑暗中,就好像灾难已经发生了,所有的人又流散了。

【注释】

[1] 各各他,又称髑髅地,即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方。见《新约·马太福音》二十七章三十三节,亦可参见《马可福音》十五章或《约翰福音》十九章的相关内容。

[2] 尼尼微,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亚述的首都,遗址在现今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附近。

[3] 《托拉》,犹太教名词,广义指上帝启示给以色列人的教导或指引,狭义指律法书或《摩西五经》。

[4] 这里的说法与所罗门王审断一件疑难案件的典故有关。有两个同居一室的妓女前后各生了一个孩子,其中的一个妓女在自己的孩子夭折之后将对方的孩子和自己的死婴偷着调换过来。两个妓女都声称活着的婴儿是自己的,请所罗门王审断。所罗门王命人把活婴给分成两半,一个女人于是大呼不要,宁愿放弃对婴儿的所有权,而另一个女人则赞成一人一半。于是,所罗门王说,大呼不要的女人是孩子的生母。见《旧约·列王纪上》三章十六节至二十八节。

[5] 约西·萨瑞德(1940——),以色列左翼政治家。

[6] 比亚利克(1873——1934),犹太民族主义诗人,现代希伯来诗歌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