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难题(第2/2页)

薛修卓身量挺拔,举止大方,令人如沐春风。他如今也是阒都重臣了,可梁漼山在他跟前待得很舒服。他既没有世家子弟的傲气,也没有寒门庶出的拘谨,侃侃而谈时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不错,”梁漼山把怀中包裹严实的账本拿出来,“下官正是为了丹城田税案而来。”

薛修卓等着他的下文。

梁漼山接着说:“上回太后懿旨,要花三小姐归宁,大帅得替父随行。依下官拙见,这是在催大人哪。”

太后在这个时候召戚竹音入都,无非就是给薛修卓施压,军粮征调还悬在那里,时间不等人。

薛修卓说:“内阁已经拟了准许大帅出兵青鼠部的票子,太后迟迟不肯批红,眼下大帅入都,倒也不全是坏事。”

梁漼山说:“可军粮征调的事情悬而未决,再拖下去,只怕会耽搁厥西的春耕。”

薛修卓数日没歇,也是难在这里。他跟江青山费尽周折理清厥西十三城的账本,就是为了避免厥西像八大城一样出现流离失所的情况,太后拿的是他的软肋,这还真轻易动不了。

今日梁漼山不来见薛修卓,薛修卓也要去见梁漼山,他说:“崇深兼管河州、厥西两地盐税要务,不如跟我说一说河州详情。”

这是想从河州借粮了。

梁漼山面露难色,他说:“下官直言了,大人想从河州借粮,着实难办。今年河州丰收不假,可官粮上供阒都,剩余的也要作春耕储备,只能跟颜氏借民粮。那颜何如相当难缠,又是财大气粗,给钱也未必肯借,就怕他顺势开口索要些别的,反倒坏了河州这锅汤。”

薛修卓陷入沉思。

他如今难在粮,而不是钱,最关键的是,眼下有钱也买不到粮。要是现在是在为启东军饷发愁,他还可以在河州、厥西两地提高关税,从行商身上刮出来,但偏偏缺的就是粮食。

按照海良宜的计划,把江青山调去中博复苏,今年也能见到些许粮食,到时候再从槐州凑些出来,解决军粮不难。然而中博现在是沈泽川的地盘,茨槐茶商线把大周的粮食截掉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等大帅入都,”薛修卓说,“我跟大帅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