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第2/2页)

封禅泰山之事也是在太子还京前定下的,故内阁与各部院早已做下准备。虽是才忙完立储、东宫封赏等大事不久,各部的人手、财力也都十分充足,短短两月内,便将这场东巡的人手物力备得妥妥当当。

魏王身在礼部,这些东西当初他还帮着准备过,不过当时以为跟去的不知是哪个弟弟,配的东西便不够好。他也不敢公然再往上添用器,以免在父皇面前留下骄奢印象,只让王妃收拾自己日常用的衣料、杯盘、炉、炭之类,随侍父皇出京。

封禅泰山自非小事。

十二月车队行至泰山,天子便先暂住在山下行宫。魏王体恤父皇身体不好,便主动请命监修“封祀坛”“登封坛”,将从京里带来的五色土铺饰于坛中装饰。

这一路天色虽冷,做的事也繁琐辛苦,他的心却一片灼热,只盼着这场封禅过后他的身份能再提一阶。

正月初天子正式登台祭天地,献礼,下诏勒石纪德。

魏王虽没捞上个“亚献”的机会,但能随父皇祭泰山,身份自然比众皇子高出一层。他想到这一点,便也和自己祭了天地一般地欣喜,对着祭台叹道:“见泰山之高,方知己身渺小。大丈夫故当攀泰山顶,对天地畅舒己怀,得一览众山小……”

他句句抒的是自己将来登上皇位,述平生功德,俯视诸王的心中志向,但外人听来其实也只当他是起了诗兴,想仿杜工部登泰山以小天下的豪情罢了。

天子也慈爱地问他:“慈儿可是爱这泰山风景?”

自然是爱的,爱到恨不能数年后再来一趟。

天子含笑点头:“这泰山不光是风景好,泰山脚下古来便是繁华风流之地,山东又有黄河、运河经过,若好生经营,将来亦不逊于汉中府。”

正是。魏王正欲点头赞同,被封禅迷得昏沉的心头忽然一阵紧缩,觉得有些不对。

几乎就在他意识到的同时,新泰帝已然温存慈爱地说:“你喜爱这里便好。朕知道你孝顺体贴,又有治实务的才能,朕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总想安置好你们兄弟才能放心。你既然爱这泰山之地,朕便成全你,改魏王封号为鲁王,就在泰山脚下就藩……”

他满心怜子之情,温言缓语,却令魏王胸中如浇冰水:“……为你弟弟们就藩做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