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2/2页)

牛肉还是不易炖烂的,换成排骨,炖上半个小时连骨头都能炖酥。

杨大人越听越惊讶,但想到庭中爆米花也只烤了不多久,就有做阴米时又蒸又炒的效果,便即信服了,寻他要个高压锅看看。

高压锅里炖的肉都叫君子吃了,那锅也没什么不能看的了。

吃罢晚饭,宋时便叫人把高压锅送上来给巡抚大人品鉴:一共有两种,一种是带气压计和扣锁的蒸气压力锅,一种是用限压阀的家用高压锅。只是如今没有橡校,不争气的杜仲胶又不能适应高温环境,高压锅盖里垫的是皮匠按形打磨的真皮垫。

杨大人将一个锅从里到外摸了个遍,连声夸赞这锅厚实、好用,只恨小了些,做不得军营里的大锅饭。

越大的压力越大,钢材不好承受不住嘛。

宋时有些遗憾地答道:“这是材料还不够好,往后还能做更好的。不过这种带压力计的压力锅军中也可以用,不光能炖煮食物,拿它蒸蒸从军大夫用的刀、针、棉布消毒,比火烤、水煮的方便可靠。”

杨大人摸了摸那口较深的、带压力表的大锅,笑道:“这锅今日煮肉、明日煮染血的布,可怎么叫人吃得下去?不过军中确实用得上这种东西,你这里炼的无名异也极有用,救了不知多少军士……”

这个锅他要了,不过不能白要了。

他过几天便要进上秘折,再向兵部行文,给汉中要一笔款子,帮他建个铁器厂,往后专产军中用的……这类带压力的器具。

宋时原打算将方子献上,自己得个表彰,让兵部自己搞生产。想不到杨大人竟要给他申请一个光明正大搞军用器具制造的厂子,还要让朝廷给他拨款——

他这个经济园从开始建设都是靠的地方经济,朝廷还没拨过款呢!进的贡物和朝廷采买都是按成本价、出厂价给的!

他居然也有能薅上朝廷羊毛的一天?!

不愧是传说中三杨内阁之一的杨大佬,人家这思想、这胸襟、这不计小利深谋远虑的气度!人家怎么就不想着挖地方的人才,还要扶持地方发展?大郑企业经济就是杨大佬和他们老师这样有长远目光的老大人扶植起来的!

宋时激动地起身道谢,杨大人连忙托住他,含笑说道:“宋知府这是做什么。分明是你为朝廷将士做了许多事,我做兵部侍郎的理当勉励,朝廷理当嘉奖你,何须如此?”

杨大人如此通情达理,宋时也不好再客气了。

思来想去,无以为报,就再送大人一个行军时可用来做饭的神器吧——大人可知道这白铁皮油桶不光能装汽油、柴油、炸药,还能改造成多功能烧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