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2页)

其他暂且不论,宋青书只想知道这样的武林门派是怎么在无数次王朝更迭之中,顺利存活下来并且直到如今依然能秉持传统“代天择主”,还被武林上下歌功颂德,人人心向往之的。

就没有一个君王在上位以后,对其心存忌惮,想方设法试图除掉这样一个能动摇朝廷统治的存在的么?

宋青书是不信的。

可事实却是,慈航静斋时至今日,依然屹立不倒,而从有记载开始,这片眼下还叫“隋国”的土地,在此之前,已经过数次朝代更迭,其中,慈航静斋数代传人的身影不时出没,从未消失。

所以这说明什么?

要么所有皇帝都是傻的,要么……

慈航静斋的手段令他们不得不收起所有的算计和忌惮,任由她们隐在暗处,每逢乱世,便按她们的规矩来上这么一出代天择主的大戏……

前者会让人质疑这片土地怎么还会是大陆上大国之一,后者,却让人细思恐极。

宋青书虽不会“恐”慈航静斋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一下猜出师妃暄的真正身份。

所以他才会发出那声嗤笑。

他笑的不是师妃暄的存在本身。

而是师妃暄、是慈航静斋的理念。

所以说,这些自认为戒嗔戒痴、六根清净,结果却哪一根都算不得清静的个别佛修哟……

本也不佛,何必又要以佛自居?

宋青书因个人际遇,对这样的“伪佛修”最是看不上眼。

嘴上说得再好听,将佛法研读得再精通,又有什么用?

心都不是颗向佛的心,表面功夫做得再足,不过也是给他人看的。

实际上?

内心的欲丨望,比起那些不修佛法的,恐怕也没少去多少。

心中默默又鄙视了一把某些佛修,宋青书看着师妃暄直到这时,也依然不肯转身过来的背影,挑起嘴角,微微一笑:

“开怀倒不至于,只是,阁下所言,确有几分好笑。”

见师妃暄闻言,瞬间绷直背脊,似乎想要立时出声反驳,宋青书顿了顿,却没有给她开口辩驳的机会:

“我乃他国之人,初来隋国,对此地无甚了解,不知阁下之名,亦不知这位秦王之名。只是,道理我却是懂得的。”

“阁下向秦王请教为君之道,是以什么身份?又希望秦王以何种身份作答?”

宋青书眯起眼睛,姿态依然轻松闲适,仿佛根本没有发现,师妃暄这一刻身姿笔挺到让人怀疑,她是不是下一刻,就会将腰给绷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