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3/3页)

“皇上,祁襄毕竟是罪臣之子,若靠科举入仕,臣等也不敢多言,他凭的是自己的本事。可若皇上特许入朝为官,恐怕难以服众啊。”

荣鸿态度很好,就好像请皇上恩典之事不是他提的一样,“几位大人也不要激动,我也只是向父皇提议罢了,父皇向来愿意听取各位大人的意见,大人们若觉得不适合,容后再议也无妨。只是若祁襄去考科举入仕,诸位大人可不好再反对了吧。”

荣鸿这句话几乎是离间了祁襄和群臣的关系,就算祁襄不计较,这些大臣们心里怎么想的可难说。毕竟祁襄如果考上了,说明还是有学识和能力的,而这些挡了他路的大臣们心里必然不安,肯定不愿看到祁襄高升,怕祁襄为今日之事报复。

荣鸿在白君瑜面前这么挑拨,白君瑜能视而不见?但这话要怎么说,中间分寸如何,他得拿捏一下,“皇上,诸位大人,祁襄身体是真的不好,到了这个时节,连生冷的东西都一点吃不得,所以他就算有心,怕也是无力。皇上抬举,祁襄必然感谢皇恩,若皇上有需要,像之前那样召见他也无不可,相信他必然会尽心尽力为皇上分忧。至于各位大人的担忧,祁襄是个通透的人,也时常自省,若真想入仕且身体允许,一定会走科举之路为国效力,也是为自

己的才学正名。这所有的前提都在祁襄身体可以的情况下,所以大皇子的提议和各位大人的担忧,都实在太早了些。”

白君瑜的话让在场的大臣们也松了口气,同时也回过神来反省自己是否表现得太激动了。

而皇上则是欣慰地点头,的确,祁襄入不入朝堂都不影响他召见,他也无意非要与朝臣对着干,白君瑜也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至于大皇子,面上还带着笑,但眼神已经冷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