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第2/3页)

1926年,基次郎咯血加重,三好达治劝他到伊豆疗养。他在伊豆拜访了住在汤本馆疗养的川端康成,帮他校对《伊豆的舞女》,也创作了自己的作品《冬日》——用丰富的比喻和悲情的诗话语言表现感官世界,发表后受到了室生犀生的赞誉。1927年6月,芥川龙之介的死讯传来,《青空》也相继停刊,基次郎的咳血和高烧也越来越严重了。直到1928年4月为止,他在伊豆居住了一年多,作品除了《冬日》之外,还有《苍穹》——受到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影响创作出的虚无主义作品以及《竹筒与水的故事》等。这段时间称为他的“汤岛时代”。

返回东京后,他又相继发表了小说《器乐的幻觉》、《冬天的苍蝇》和《山崖上的情感》,受到了舟桥圣一的好评。9月,他病情加重,甚至到了呼吸不畅的地步,友人们劝他回大阪休养,他以为他日还会返京只带了很少的行李,结果这一别竟是永别。回到大阪后,他痛恨自己在外生活时的奢侈给父母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随着昔日旧友相继入伍参军,他也开始学习新的社会观,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其他社会主义经济学书籍。1930年正月,他因肺炎卧床两周,以致没能参加父亲的一周年忌日。当时社会上主要的文学思潮是无产阶级文学和新感觉派,然而他认为文坛仍然缺乏“深深植根”的东西,他想要描写人们生活真实状态的小说。因母亲患肺炎和肾炎住院,他在医院看护期间构思了《黑暗之画卷》和《悠闲的患者》。5月,《爱抚》发表,受到了川端康成“有品位”的评价。9月,基次郎已经卧床不起,由母亲照顾。病榻上的他认为文学的正道就是将自己的经历表现出来,仍然坚持写作。《海》《交配》《温泉》——被井伏鳟二评价为“神作”。1931年5月15日,在友人三好达治和淀野隆三的多方奔走之下,他的作品集《柠檬》出版,受到了文艺界许多人士的好评。年末他在病重中仍然坚持写完了最后一篇《悠闲的患者》——由母亲校对后,弟弟连夜骑着摩托车送去邮局寄到出版社,并于1932年刊载于《中央公论》的新年号上。2月他又患了心囊炎,3月严重水肿,被医生宣告不治。他合掌说道:“我是男儿,死也要死得体面。”当日下午即驾鹤西去。

梶井基次郎在短暂的三十一年生命中仅留下了小说、评论、随笔等共六十余篇作品。本书收录了他全部的已发表小说,以及三篇习作《奎吉》、《太郎和街》和《不幸》,还有三篇遗作《海》、《温泉》和《黑暗之画卷》,一共二十六篇。1931年初版由武藏野书院发行时,没有收录《七叶树花——一封私信》和《悠闲的患者》;1939年由创元社发行的单行本在初版的基础上又收录了《悠闲的患者》;1948年养德社版本也只收录了十篇。目前中国大陆发行的版本也大体上以上版本为底本,因此本书大概可以称得上他的“小说全集”吧。

基次郎的作品虽然都是短篇,且篇目少,但是对他的研究却不少。他在日本文坛上的地位独特且不可撼动,具有争议也有共识。独特是指,他不属于任何文学流派,文风独树一帜,语言表达上面充满了西洋色彩的明亮、抽象的感官描写、戏剧化的情节、哲学性的思考;不可撼动是因为他对后世作家的影响深远流长,不可磨灭;争议主要集中在他的作品体裁,是波德莱尔式的散文诗、短篇小说,还是两者兼具,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属于青春文学……然而无论如何,他对夏目漱石的作品和评论、德国观念论、西方心理学,大正时期的阿部次郎、西田几多郎的思想,谷崎润一郎的作品、佐藤春夫的作品和评论、荻原朔太郎的诗和松尾芭蕉的俳谐、波德莱尔的散文诗、社会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文学等大范围地接受是不容辩驳的,此外在他的作品中还可以窥见“大正教养主义”时期的知识青年是如何在哲学热、艺术热中活跃的,以及大正至昭和初年的青年们的思想情况和当时的文化状况。因此,他的作品可以说极具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纵观梶井基次郎的一生,其实他的创作时间也只有不到十年时间(1922-1931)。1922年起他开始尝试写作,小说《小小良心》《不幸》和诗歌《柠檬之歌》都是当年的习作。他的第一篇公开发表作品是发表于1923年的剧团杂志《真素木》上的《奎吉》。《奎吉》中的主人公兄弟俩可以在基次郎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奎吉的弟弟名叫庄之助,是他父亲在外面的小妾所生的孩子。那个女人在庄之助十岁左右就去世了,于是父亲把他带到家里。为了让他早日长大成人,以便能够赡养自己的外祖母,父亲把他当成和奎吉一样的儿子来抚养。然而不管是父亲还是别人都不是完美的,家里并不如他想象的那般和睦。而且不管是父亲还是别人,都有许多机会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小气和不足。到最后不幸的就是庄之助。

这段人物角色的设定与现实生活几乎无异。基次郎的父亲贪图酒色,在外面与两个女人分别生下了一儿一女。1911年,基次郎十岁时,异母弟弟顺三的母亲病逝,无奈之下顺三被父亲带回家里和基次郎一家人同住。顺三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后来基次郎也提出退学申请和他在一起工作。大概是顾及基次郎的缘故,顺三后来辗转去了长崎。父亲可怜他,又把他带回了家里。两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异母兄弟间有一些微妙的情感,这些情感被他写进了《奎吉》中。

他的第一篇发表在文艺杂志上的作品就是《柠檬》,可以称得上是他的代表作。“不可名状的不吉的团块”凝结了他青年时代所有彷徨、忧郁、烦闷的情绪,而拯救他的居然是一颗柠檬。不过那可不是一般的柠檬——它有着“宛如从柠檬黄的水彩中挤出来的固态的单纯色彩,还有仿若纺锤状的形状”,能消解“压在我心里的不祥”,还能让“我”感到“一种极致的幸福感”,它的温度让“我”感到“无比舒畅”,它的气味让“我”的“精气神仿佛都苏醒了”,它还能让“令人窒息的丸善”“灰飞烟灭”。基次郎描写柠檬时,从视觉、触觉、嗅觉方面展现了一颗抽象又生动的不平凡的柠檬,并且在最后的爆炸中消解了“不可名状的不吉的团块”。《柠檬》声名大噪,每年的3月24日也作为“柠檬忌”为人们所纪念。甚至本来已经破产倒闭的丸善书店也重新开业,并且专门为了便于人们纪念基次郎设置了一个可以放柠檬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