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5章 殊荣!(第3/3页)

是歌剧演员,而不是民族唱法歌手——作为国内第一位把民族唱法和西洋歌剧融为一体的大师,吴壁霞这个评价,还是很靠谱的。国内的民族唱法的情感表达是很雄浑的,但也是很单一的,一定是那种激昂向上,悲天悯人,铿锵有力,甚至连一些民间民歌的表达,近年来,也有这种趋势了,所以这种艺术形式,并不是季铭的长处所在。

反而有一定剧情的歌剧,能给他更大的发挥余地。

“他唱音乐剧啊。”邹老师也带着笑,显然吴壁霞的评价,她也是认同的。

“噢,那也是,他毕竟是演员。”吴壁霞点点头,突然想到:“哎,老师,说唱的机会,马上这不就有了?您从艺50年的音乐会,这位关门大弟子不让上?”

“呵呵,他不一定有时间吧?”邹老师看着季铭,有点征询的意思。

季铭太受宠若惊了,不管吴壁霞说跟他是师姐弟,或者说他是邹老师的关门弟子,可实际上,他就是个一对一补习班学生,严格来说,都算不上是正规的弟子,甚至上课时间都有限——可要是真登台从艺五十周年音乐会,那就算是拜师了,而且还得是得意弟子,不出意外地话,在所有表演者里头,他也得是最近一位学生,真的称得上是关门弟子了。

无论是从艺术上,还是从声乐届来说,都是莫大的肯定。

“我当然是很愿意,就怕给您丢人啊。”

“你也太小看老师了,要是你会丢人,她肯定刚才就当没听到我的建议了。”

“……”

邹老师瞪了她一眼:“那就这么定下来,你看看唱哪一首,多练练,别塌台,好歹教了五十年是吧?”

“梦想成真!还愿任务:在‘邹文琴从艺50周年学生音乐会’上演唱歌曲达专精初级水平。”

专精初级——居然这么夸张。

季铭郑重点头,心里有点压力。

“来来来,我们加个微信,”吴壁霞加了季铭微信,然后把他拉了一个群,叫“50周年”,里头有雷珈、韩鸿、吴静十几位……让季铭颇为窒息,都是在春晚上常看到的人物。

新人加入,惊起一滩“鸥鹭”。

“季铭?是那个季铭么?”

“各位老师好。”季铭赶紧报家门。

“哎呦,这是小师弟认祖归宗啦。”

“季铭要在音乐会上演出么?”

“啊,”吴壁霞回雷珈:“是,老师让他选首歌,你们有没有建议的?”

“这次我们都要唱出自己的风格,他跟吴静一样,唱一段歌剧?”

“咦,”吴壁霞抬头看向季铭:“你要不就选一段音乐剧?什么《剧院魅影》《猫》之类的,《Memory》就是《猫》里的是不是?也挺合适的。”

“可以啊。”

“行,那你回去自己选一段,在群里说一下,排的时候,乐队好提前准备。”吴壁霞点点头:“不过你得准备出时间来,得排练的。”

季铭点头:“好。”

在群里大概一说,大家也都挺赞同的——背后,那几位都嘀咕,果然是老的疼小的,多少学生都排不上,季铭这就被钦点了。从艺五十周年的纪念会,基本上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了,因为国人逢五逢十是大日子,从艺一百年基本是做不到的,谁能活那么长——所以五十年也就是他们在世时,能经历的最大的日子了。

邹老师愿意让季铭登台,确实堪称殊荣——老人家未必心里没点想法,想说自己宝刀未老,而一个歌手成长是需要时间和机会的,近年来她的学生中,比季铭优秀的未必有,季铭确实争气,而比季铭名气大的,那是绝对没有的。

机缘巧合吧。

吴壁霞送邹老师回家,帮忙钢琴伴奏的赵同学,就顺路送季铭出校——带着一脸羡慕,他们俩其实也挺熟悉了,每次都是他给季铭伴奏,两人还交流过钢琴。

“我自己也没想到吴老师会帮我说这个。”

“那也是你唱得好,”赵同学还挺真诚的:“是真唱得好,有时候一些毕业好多年的学生,回来请教邹老师的时候,他们唱的都不一定有你好,你那个感觉特别对,就听起来很舒服很享受,我觉得比什么技巧还要重要。”

“哎呀,境界不低啊。”

被白了一眼,赵同学一脸向往地看着蓝天:“真羡慕啊,讲句心里话,你别笑我。知道邹老师要办50周年音乐会的时候,我就梦想也能参加,然后在音乐会上,哇,一鸣惊人,叫人跌破眼镜,然后就走上人生巅峰。”

说到这里,赵同学看着季铭:“现在看着,这个剧本要归你了。”

“……哈哈哈。”

“笑P,下回来中音,小心被人套麻袋,你一个外人,遭人恨知道不?”

“这方面的经验,我还是比较充足的,我这个人就是有这么个问题:太优秀。”

“滚出去。”赵同学指着不远处的校门。

……好吧,就让你占这点便宜,季铭总不能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