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页)

“砰!”

发令枪响,赵志宣迅速蹬出起跑器,强劲的爆发力让他飞快地加速向前,作为接力跑的第一棒,他是位于弯道区起跑,这令他不仅在起跑时不仅需要有强劲的爆发力,同时还要能够及时调整、掌控自己的身体,在起跑加速的过程中不要因为弯道的惯性跑出自己的赛道。

在s省体工队的接力队中,赵志宣也是苏寅生培养出的最佳第一棒选手,他对于自身的弯道起跑技巧具有极强的掌控力。

从起跑器上脚蹬发力到衔接加速并进入弯道跑!

赵志宣的一整个起跑过程完成得十分流畅,在他即将接近第二棒区域的时候,王铭已经做好了起跑姿势,同时从下方观察标志线,当赵志宣到达标志线时,王铭也果决地迅速的在预跑区起跑并加速。

在之前的比赛中,王铭已经进入接力队顶替过陈志的第二棒位置,在训练和比赛中,王铭与赵志宣的第一、二棒交接已经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双方都在全速前进!

在王铭进入接力区后,赵志宣也已经逐渐靠近王铭!

当两人距离达到1米左右时,赵志宣在背后果断地喊到:“王铭!”

王铭的左手迅速向后伸出,做出接棒准备。

“接!”

赵志宣在开口的同时,手腕一转,快速将接力棒向下压入王铭的手中,两人在接力区约17米的位置完成了传接棒,紧接着王铭继续全力向前冲刺。

第二棒队员位于直道区,对于王铭而言,他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向前奔跑,尽量保持自身最高速度的状态跑完第二道全程,同时和前方的孟浩完成接力棒的交接。

王铭的实力在接力队四人之中虽然算是下游,但是作为一名经验丰富同时训练勤勉的老将,他的经验与速度耐力可以算是自身最大的优势。

在经过预跑区的加速之后,王铭可以保证自身保持一个较快速的直道速度,从接棒区接棒后到与第三棒的交接之间,虽然他或许无法完成与其他队伍拉开距离这个任务,但他足以保证以自身稳定的状态衔接好整个队伍之间的运转。

直播间内,所有人都在紧张地看着这场合练,在看到第一棒的赵志宣与第二棒的王铭顺利传接棒后,不少人都给出了肯定的支持。

【老王可以的!】

【不错,第一棒、第二棒的传接棒很流畅!】

很快,王铭就进入了第二棒与第三棒的传接棒区域。

孟浩也早已聚精会神做好了准备。

事实上,本次队伍的调整,对于孟浩而言也颇为不易。

在本次训练之前,孟浩一直担纲着田径国家队接力队中的第四棒位置,他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接到第三棒的传棒之后,铆足全力向终点冲刺。

但不论是王钦、邱新楚的组合,又或者是现在的苏哲,都不适合作为第三棒的人选,最终只得由孟浩从第四棒转而成为第三棒队员,完成整个传接棒与弯道跑的任务。

“孟浩!”

“接!”

虽然王铭此前与孟浩并没有完成过传接棒的合作,但是在此前一周的集训中,为了增强默契,两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传接棒练习。

这个练习的效果在此时也顺利地展现了出来!

孟浩与王铭之间的传接棒十分顺畅地进行着,两人作为老将的稳健足以在第二棒与第三棒的过程中给人以安全感!

第三棒所要完成的是一个巨大的弯道跑,但对于曾经兼项训练200米的孟浩而言并不是一个难点。

为了对抗弯道跑时的向心力,孟浩在跑动的过程中身体微微内倾,同时为了在弯道上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完全的把控,孟浩并没有全力冲刺,而是略微收敛了一点自身的速度。

但即便如此,以孟浩的实力在弯道上仍旧跑出了一个极为优异的成绩!

“马上就要三、四棒传接棒了……”张烨站在苏寅生身边,他与周围的王钦、邱新楚等人的两眼都死死地盯着赛场上:“孟浩的弯道速度很可以,让他跑第三棒,再加上有苏哲最终的冲刺……或许在之后的比赛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接力跑各棒队员的安排上,一直有一个默认的基础规则,四棒成员遵循的实力层级往往是:第二、第三、第四、最强。

从这个理论上来看,孟浩的位置不应该处于第三棒,但在实际的接力跑队伍安排中,教练组仍旧会考虑各种综合因素,最后再明确运动员的安排。

在孟浩的弯道即将结束,逐渐靠近苏哲时,张烨就不再开口,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地看着预跑区中正在等待孟浩的苏哲——他们二人之间的传接棒,就是此次合练的关键节点!

预跑区内,苏哲集中了全部的精神,等待着孟浩出现在起跑标志线的那一瞬间!

当孟浩跑过弯道,即将到达起跑标志线的位置时,苏哲突然眉头一宁,略微迟缓了一瞬才开始自己的起跑加速。

教练区内,王钦略微愣了一下:“诶,阿哲的起跑不是慢了一点?”

其他人也发现了,苏哲是在孟浩踏过标志线之后才起跑的。

倒是苏寅生,眉头只皱了一瞬间,就摇了摇头:“没有慢……孟浩的速度比之前练习的时候慢了一点。”

是的,苏哲正是在观察后方时,发现孟浩的跑速似乎有所变化,于是按捺住了自己的起跑动作,在孟浩踏过标志线后,才起步起跑。

果然,在孟浩全力的奔驰下,与苏哲顺利地在接力区交汇,此时两人的距离已经接近1米的范围,进入最适合传接棒的时机!

“苏哲!”

“接!”

在孟浩的口令下,苏哲毫不犹豫地在跑动中向后伸出手,掌心向上,在接触到孟浩递来的接力棒后,毫不犹豫地一把捏住然后开始摆动双臂迅速向前冲刺。

越过了接力区,苏哲的速度越发地快了起来,这段时间以来不分昼夜训练的成果在他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敏捷的增强令他的反应与控制都有所提升,爆发力的增强在每一个有力的奔跑动作中都彰显出了他的存在感,耐力的增强更是让苏哲可以更大限度地使自己长时间保持在最高速度的奔驰状态下。

在此前的训练中,教练组更是限制了他自由变换步幅的习惯,让他全力掌握教练组通过计算得出的最优步幅,经过一小段时间的训练,虽然苏哲尚未完全掌握这种步幅节奏,但是在对于自身步幅的控制性上已经又有了新的提升。

他在冲刺的过程中努力调整着自身的呼吸状态与摆臂频率,通过摆臂配合自身的步幅、步频达到更快向前冲刺的效果。

哪怕只是一次最基础的合练,苏哲仍旧是拿出了面对比赛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