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准备入籍(第2/2页)

那原老五说了,去县衙登记造册的时候,要有全村人的姓名年纪,还要有房屋田土的大概情况。但凡有哪一点不清楚,衙门的那些大爷都会横挑鼻子歪斜眼,把人给轰出去。

不过这是三殿下派的县令在坐镇着还算好的,搁着从前,让他们办事,怎么都得花银子出血不可。

司娓娓和王大军就列了个表,把目前卫星村的人口都写在上头。

长驻人口,除了王大军之外,还有十一个古代人。

而十余名朝圩村来的劳力……因为是轮换的,两人商量了一番,就写了十个人。

反正名字也简单,都是什么赵二郎,孔老六,王四郎之类的。

考虑到卫星村里的构成,也得着重培养古代村民里的骨干力量。

高老头年纪略大了点,贺氏和高彩霞是女子也不方便抛头露面。

封大牛这个年纪最大的少年,干活卖力,又有眼色,能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丢下弟妹,人品该是过硬的,而且古代十八岁成丁,十六岁一般就下地干活,培养一番,再有四年,封大牛就能成为卫星村的得力人手了。

这次去县城衙门办事,他们就打算带上封大牛。

第二日,早起梳洗用过早饭,带上赵母和高彩霞为他们准备的干粮和水,三人就出发了。

去县城可不像是在现代,开上车也就半个多小时的事儿。

像原老五他们村子其实比卫星村离县城还近一些,就这,他一大早起赶路,路上根本不敢歇,到县城也都过了午饭点了。

在县衙办完了事根本不敢停,着急忙慌地往回走,回到村里天都快黑透了。

也得亏原老五去的时候还是跟同村相跟着,不然路上碰到狼啥的都回来不了。

司娓娓他们略好点的是,他们还有辆马车!

当初从省城回来,王大军就买了马车,本来还想着等到了河边,马车可能就得放弃了。

没想到又碰上封大牛他们四个孩子,让司娓娓坚定了建卫星村的想法,这马车和马,才算保得住了。

王大军赶车,封大牛坐在边上,跟着学怎么赶车。

车内除了坐着司娓娓,还带了点粮食和布匹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