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2/2页)

面对越是令人错愕震惊的事件,人们越是希望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或是说,自己能接受的解释。所以无论是法治多么进步国家,总还是会有着冤狱事件——为了平抚被害者的悲伤、解除警方的焦虑,给不安的社会大众一个“喔喔,原来如此”的安心,这样的欲望超越了重视证据与冷静时,就总是会不幸地波及无辜。

而这样企求一个“原来如此”,企求一个“理由”的欲求反映在文学上,应该就是人们渴望阅读推理小说的原点。然而,发生在创作文学里的故事往往都能找到的理由,在现实世界中的意外里,有时并不能够真的得到合理(能被接受)的解释。

虽然确实是在同时遭遇了同一状况,但被害者的体验、加害者的体验、目击者的体验、旁观者的体验,往往是各自独立的。有的时候,这些体验可能会如故事般出现完全的交集,但更多的时候,这些交集常是零散的,就像是具有多面的空中虚像,虽是可见的存在,可是那存在本身,却是无法用理由说明。

沿着一个早已不可改变推翻的“事实”(fact),用剧中人注视着的唯一生存者——那名当时盲目的少女所带出的多重“现实”(reality)所建构成的《尤金尼亚之谜》,或许是恩田陆尝试着解释这现象的一个大实验也说不定。如何能付出一切地去找寻一个找不到的理由?而如果真的能找到的话,那又是什么?——的实验。

发生在当下的“事实”是唯一的,但藉由人们的眼所投影出的“现实”总是无数。藉由这样的“事实”与“现实”所堆叠出的“真相”,只不过是偶然现身我们眼前的海市蜃楼——看得见却无法触及,而在每个人的眼底,又总是不同的样相。

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追寻的“真实”(truth)吧。

抛开你对于小说的既成印象,试着跟着恩田的美丽文笔,去凝视《尤金尼亚之谜》里那惨白的夏日——只要你够细心,相信你也将会在那潮声的彼端,发现只属于你一个人的,模糊而凄美的真相。

【Eugenia】

尤金尼亚,我的尤金尼亚。

为了与你相逢,

我独自行旅至今。

因遥不可及的黎明而颤抖的日子,

终将在今天结束。

今后,我们将会永远相守。

我唇边漾起的诗歌、

我在清晨林中踩扁的虫子、

我那不断输送血液的小小心脏、

全都要奉献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