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鬼莫测的“瞬间催眠术”(第6/10页)



小刘下意识地抬手去接茶杯,可他还没把茶杯拿稳呢,凌明鼎已经将手撤开了。“啪”的一声,茶杯落在地板上摔了个粉碎。小刘再一次愣住,头脑中一片空白。

凌明鼎掏出了手帕,但他并没有去擦左手的茶水,而是捏着手帕的一角冲着小刘的面颊蓦地一抖。手帕展开了,另一端的布尖扬起来扫向小刘的眼部。与此同时,凌明鼎用低沉的命令式的声音说了句:“闭眼!”

小刘的眼皮应声而合。凌明鼎随即又下达了第二个命令:“深呼吸,放松!”

小刘的呼吸加重,紧绷着的身体也慢慢松弛下来。

凌明鼎悄然走到小刘身侧,一手揽在对方腰部,另一手则搭在了对方肩头。当小刘又一次深重的呼吸即将结束之时,他忽然低喝一声:“睡!”两手则同时发力,搂腰扳肩。小刘的身体便软软地倒在对方的臂弯中。

旁观的罗飞和陈嘉鑫双双起身,满脸惊讶地凑过来查看详情。凌明鼎趁机向二人求援:“来搭把手吧——这小子还挺沉!”

于是三人合力将小刘扶到了沙发上。后者蜷着身体,呼吸舒缓而匀净,正睡得香甜无比。

罗飞看看小刘,再看看凌明鼎,愕然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从小刘发起挑战开始,前后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一个满怀戒备的大活人就这样睡成了一只死猪。这一幕虽然就发生在眼前,但罗飞还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整个过程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没什么玄妙。”凌明鼎不以为然地说道,“其中的基本道理,实际上就和人在失眠时数绵羊是一样的。”

“失眠的时候数绵羊有用吗?”陈嘉鑫在一旁表达质疑,“我曾经试过,好像没什么效果啊。”

凌明鼎回复说:“你是用中文数的吧?那效果当然不行。得用英文数,一只sheep(羊),两只sheep……这样。配合着自己的呼吸,每次在呼气的同时默念出sheep这个单词。”

罗飞的脑子一转,已然猜到其中的道理:“因为sheep的发音和sleep(睡觉)相似?”

“没错。当你反复默念sheep的时候,事实上就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而数数则是一种机械式的思维劳动,既让你不能分神去想其他事情,又可以导致精神上的困倦和疲劳。”说到这里,凌明鼎看着罗飞笑了笑,又道,“罗队长,如果你想尝试的话,最好用三、六、九、十二这样的数列来数,因为你的思维能力远强于普通人,如果只是一、二、三这么简单数数的话,恐怕还不能阻止你同时思考其他的事情。”

“是吗?那我下次一定试试。嗯,你刚才还说要在呼气的同时默念出sheep,这是为什么呢?”罗飞提出这个问题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因为他注意到凌明鼎最后给小刘下达“睡”这个指令的时机,正是后者一次呼气行将结束的瞬间。

催眠师的回答简洁明了:“一次深深的呼气会导致大脑的短暂缺氧,而缺氧状态本身就能给人带来疲倦和睡意。”

罗飞试着做了一次深呼吸,果然如对方所说,在呼气的时候大脑会觉得疲倦,而且呼气的时间越长,倦意便越深。但他仍然对小刘的突然睡去难以理解。

“我的助手对你充满了戒备,你是怎么让他中招的?”

“你也看到了,我制造了两次意外,目的就是要让你的助手精神极度疲劳,然后再解除他的戒备,让他接受我的指令。”

所谓两次“意外”一次是热茶烫到手,一次是茶杯落地摔碎,罗飞看出这些都是凌明鼎刻意所为。只是其中的玄机混沌难辨,他不得不直言请教:“你能说得详细点吗?”

“好吧。”凌明鼎耸了耸肩膀,调侃道,“不说个明白,未免对不起我那个粉身碎骨的茶杯。”然后他便开始细细讲述。

“我首先邀请你的助手起身,然后又让他向前走一步。两次他都照做了。表面看来他遵从了我的指令,但他心中是抗拒的。他极为警惕,一个劲地猜想我接下来会怎样对付他,而他自己又该如何去应对。正如你所说,他充满了戒备,恨不能把所有的脑力都调动起来。他精神满满,蓄势待发,这时我只要轻轻一拉,他的思维就会崩溃——就像太极推手一样。”

太极推手?罗飞凝起思绪,且听对方如何因势而导,借力打力。

凌明鼎道:“我作势要和他握手,同时询问他的姓名。这里我在利用一个机械式的反应。你明白机械式反应吗?人的大脑中有很多固定的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经验中积累形成的。只要一个触发,对象就会按照既有的程序展开应对,而无需多余的思考。”

“就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差不多吧。我让他站起来,他会思考一下;我让他向前迈步,他又会思考一下。但这两次行动过程都很正常。接着我向他伸手,他很自然地也伸手,这是一个机械式的反应,没有经过思考的,可偏偏在这个过程中,意外出现了。我假装将茶水洒出,顺势中止了握手的动作。他的机械式反应被打破,而他对此毫无预期,便突然间呆住。或许他意识到有些不对劲,可他已无力思考,因为他之前把自己的脑袋填得太满了。”

罗飞明白对方的意思。当时的小刘就像是一个复习最为刻苦的孩子,在考场上却突然遇见了从未见过的考题,他的慌乱程度更要超过没作准备的其他考生。

凌明鼎还在继续讲述:"我观察了他的瞳孔,发现他的思维虽有凝滞,但尚未达到我期待的效果。于是我又问了一遍他的名字,他又回复了一遍,仍然是出于一种机械式的反应。他这是第四次遵循我的指令——实际上我在用这种方式消磨他的抗拒心理,甚至悄然形成一种精神上的惯性。当然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随后我让他帮我端一下茶杯,他又下意识地照做了。我却让那个茶杯摔碎,于是他的机械式反应再次被强行中止。就像在高速运转的齿轮里突然间别进了一根铁棍,他的思维卡壳了,僵硬地停在了那里。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毫无方向感。在我们的术语里,这叫做精神上的‘能量最低点’。这个时候的人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罗飞点点头。他能想象小刘连遭意外后的精神状态,他的脑力运转超负荷了,就像电脑死机了一样。这时候他对外界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将来自于他的本能和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