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第4/12页)

  白起这才恍然大悟,道:“不错,我也留意到赵奢不似寻常人那般将剑佩在左腰处,而总是拿在右手上。”

  蔺相如道:“但这名杀死汲恩的凶手却是用右手。将军看到这血手印了么?这上面的印迹是赵奢拔刀时留下的,虎口在左,拇指向右,显出他用的是左手。再看这拇指印下面的残留印迹,却是虎口在右,拇指朝左,这分明是那凶手留下的。”

  白起仔细一看,果然如此,一时沉吟不语。

  蔺相如道:“将军再想想看,赵奢是赵国副使,正为和氏璧一事而日夜犯愁,去咸阳宫也是为此事,怎么可能节外生枝,在这个时候杀死汲恩?事已至此,杀死汲恩,对赵国,对赵奢个人,能有什么好处?”

  白起道:“话虽如此,但赵奢刚丢了匕首,匕首旋即又成为杀死汲恩的凶器,这也未免太巧了。”

  蔺相如道:“这不是巧合,而是有人刻意为之。赵奢的匕首在咸阳宫门丢失,什么人能从士卒那里偷到匕首?又是谁有意引诱赵奢来到玉肆,好嫁祸给他?这个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挑拨秦、赵相斗,还是要破坏以城易璧一事?这些才是将军该担心之事。”

  白起也是个精明之极的人,立即明白了蔺相如的暗示,道:“这件事我们秦国自会调查清楚。既然赵奢无罪,这就请蔺大夫带他回驿馆歇息吧。不过这柄匕首是凶器,我可要扣下了。”赵奢道:“是,将军请便。”

  05

  蔺相如引着赵奢出来,上了车子,这才问道:“赵君到咸阳宫见宣太后到底是要做什么?”

  赵奢便大致说了经过,连之前宣太后有意留他做男宠的事也没有隐瞒,道:“我答允了太后,太后也答应出手相助。若是大夫君信得过我,同意这个计划,我今晚就能将和氏璧送出去。”

  蔺相如良久才叹道:“妇人的心机,当真是深不可测啊。”

  赵奢问道:“大夫君信不过宣太后么?”蔺相如摇了摇头,道:“无论信不信得过,都只能冒险一试,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赵奢道:“我也是这么想。宣太后若是想玩弄我们或赵国,有的是法子,她既然答应了我,应该不会食言。”蔺相如道:“既然如此,赵君便依计行事。”又道:“不巧的是,今晚楚国太子设宴为使臣苏代饯行,邀请了你我同去赴宴。”

  赵奢道:“我断然是去不得了。”蔺相如道:“我就说你身子不适,替你向楚太子辞谢。”

  06

  回来赵国驿馆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蔺相如回来房中,将和氏璧从盒子中取出来,用旧衣衫包了,交给赵奢,道:“小心行事。”

  赵奢自是知道自己这一走,蔺相如等人多半要有性命之虞,问道:“大夫君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么?”

  蔺相如摇了摇头,问道:“赵君可有孩子?”赵奢道:“我有一子,名叫赵括,一直养在燕国,这次离开邯郸前才刚刚接回赵国。”本以为蔺相如也会提起家眷之类的话,哪知道他沉思许久,只道:“赵君多保重。”

  赵奢本是军人出身,果敢坚毅,虽觉伤感,还是毅然出门,回房略微收拾了行囊,吹灭灯烛,静坐在黑暗中等候。

  07

  蔺相如则略做梳洗,换了衣衫,带了李银等侍从到隔壁楚国赴宴。

  李银尚不知道赵奢之计,问道:“赵副使不来么?”蔺相如也不说明真相,道:“赵副使说心中烦闷,不愿意出门,只好由他去了。”

  楚国驿馆的建制比赵国驿馆大许多,还带有一处园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宣太后是楚国人的缘故。当年楚怀王被诱来秦国,就是被软禁在这里,最终也死在了这里,尸首运回楚国安葬。而今他的孙子太子熊完也被迫来到秦国做人质,前程、命运难卜。

  毕竟是楚太子居住之所,驿馆布置得颇为华丽,侍从众多,不似赵国驿馆那般清冷。太傅黄歇亲自出迎,将蔺相如等人引入堂中。

  楚国太子熊完正与苏代在商议什么,见客人到来,忙下堂迎接。

  苏代不见赵奢,颇为惊异,问道:“赵副使不肯赏光赴宴么?”蔺相如道:“赵副使身子不适,不宜出门。不过他请我转致谢意。”

  苏代不由得转头看了黄歇一眼,露出了踌躇之色。

  黄歇忙道:“无妨,改日再请赵副使也是一样的,只是苏大夫明日就要启程回楚国了。”今晚只请了赵国使臣一行,既然宾客已至,遂命开宴。

  主人熊完席地坐在堂首的方形大帐内,面前设一长方形木制大案,装饰有艳丽的漆绘图案。案上有一大托盘,托盘内放满鼎、杯、盘等餐具。主人席位的两旁各有一排宾客席,诸人就座。侍者依次奉上酒水、食物,酒是楚国特产的苞茅缩酒,食物则是米饭和炙肉。因为时人烹煮肉类食物时不放任何调料,又有小碗分别盛装着饴①和盐,放在各人面前,供食用时蘸取调味。

  ①春秋战国时调甘甜之味用饴、蜜等物。易溶的甘蔗糖大约到唐代才从印度传进我国。

  当时北方诸侯国如秦国、赵国均是以粟为主食,很少能见到稻米。李银坐在下首,他从未吃过楚国的食物,闻着酒肉俱香,尤其是那碗白米饭更是从所未见的稀罕物,颇有大快朵颐之心。正将手伸向炙肉时,却发现上面有一根三寸长的头发,再看旁边的米饭,混着一根半寸长的杂草,心中颇感恶心,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黄歇立即留意到了,问道:“怎么,食物不合李君口味的么?”李银道:“当然不是,是这上面有异物。”

  黄歇抢过来一看,发现了肉饭中的蹊跷,不觉很是尴尬。

  熊完虽然年幼,却长期在秦国做人质,受尽委屈,早积压了一腔强烈的怒气,忽见手下人弄得在宾客面前失了面子,登时发作起来,叫道:“来人,立即将宰人①和为李君进食的婢女全部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