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第3/10页)

  随侯珠则是随国①的镇国之宝。传说随侯出行时遇到一条受伤的大蛇,一时起了怜悯之心,取药为蛇敷治。大蛇痊愈后,于大江中衔取夜明珠,以报随侯救命之恩,由此得名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此珠径长一寸,跟和氏璧一样,能在夜色中发光,同时照亮十二辆车子,所以又称明月珠。

  ①随国:姬姓诸侯国之一,后被楚国所灭,王都在今湖北随县。

  楚璧随珍,遂成为共传之宝。但楚国灭掉随国后,并没有得到随侯珠,据说已经在城破前遗失,不知去向,成为世间一大憾事。和氏璧因而成为一枝独秀,愈发珍贵。

  不久前,昭阳出奇谋破韩国联兵秦国攻打楚国之计,立下大功。他官任令尹,已是位极人臣,又曾因攻魏有功封上爵执珪,爵位也是最高,再无可封赏之官职、爵位。但楚威王认为楚国国法奖惩分明,有功必赏,如果昭阳立下如此奇功尚得不到任何赏赐,怕是日后难以激励军民为楚国效力,反复权衡之下,决意将和氏璧赐给昭阳。这也是和氏璧成为楚国镇国之宝后,第一次赐给大臣,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誉。昭阳惊喜交加,感激涕零。楚国上下也一致称赞楚威王不惜宝器,宁惜贤臣的胸襟和勇气。

  惠施是天下有名的辩者①,也是魏国最有智谋的外交大臣,人称惠子,心思机敏,口才出众,他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要看楚国宝器和氏璧,令人不得不怀疑他是别有用意。

  ①辩者:战国时期对名家的称呼。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以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偏好辩说理论,对逻辑学的思维方式饶有贡献。代表人物有惠施和公孙龙,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即为公孙龙提出。惠施曾与庄周(即庄子,子是当时的尊称,意为老师)游于濠梁之上。庄周道:“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施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周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施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辩论,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令尹昭阳站起身来,正要出面解释和氏璧已归自己收藏。莫敖①屈平却忽然站了出来,道:“使者君想看我们楚国的宝器,其实宝器近在眼前。”

  ①莫敖:楚国中央机构中的高级官职,负责外交事务,如接待宾客,主持与邻邦盟会等,为屈氏世袭官职。屈平即大名鼎鼎的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关于屈原生年多有争议,本书采纳钱穆《先秦注子系年》之考证,认为屈原生于楚宣王十七年(前343年)戊寅夏历正月二十一日庚寅。

  惠施奇道:“噢?”微一惊愕,旋即会意过来,以为屈平指的是楚王面前的那座云纹铜禁。当时大型青铜器也是国之重器,像云纹铜禁这样精美华贵的器具铸造不易,难得一见,称其为楚国宝器也不为过。

  不料屈平话锋一转,道:“珠玉之类不过清玩而已,算不得什么宝器,楚国真正的宝器是贤君贤臣。我国有大王体恤百姓,充实府库,使全国人民丰衣足食,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各得其所;有贤臣治理内政,制定礼节,应对诸侯,排解危难;有良将镇守楚国门户,整理军务,赴汤蹈火,万死不顾。这些都是我们楚国之宝。他们现在人都在这里,使者君想要观看,转身就能一一看到。”

  屈平是司马屈匄的堂弟,虽然年纪小得多,却因为父亲屈庸是长子,所以世袭了屈氏的莫敖官职,地位反而在屈匄之上。他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夏正①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寅年寅月寅日真正符合“人”的生辰,大吉大利,是一个好兆头。因为生辰与众不同,特意取名“平”,字“原”,平即公正,象征于天,原即原野,代表大地,以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

  ①中国古代采用夏历纪年,因诞生于夏代,故称。它是世界上三大历法中历史最悠久、天体定标点最多的历法,以月亮的周期作为月长,又参考了二十四节气,所以是阴阳合历,又称农历。夏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以建寅月(今农历一月)为正月(岁首,一年的第一个月)。历史上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生的还有明人唐寅(唐伯虎)。

  屈平自小有“神童”之称,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娴于辞令。但他毕竟才十五岁,蓦然挺身而出,对着最著名的辩者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还是让众人大吃了一惊。然其言辞精妙绝伦,不卑不亢,着实令人激赏。

  惠施一时无言可对,然仔细思量对方之言,却是句句在理,当即肃然起敬,叹道:“莫敖君年纪轻轻,见识高明,才气纵横,实在可敬可畏。惟楚有才,果真名不虚传。”顿了顿,便直截了当地表明了用意,道:“请大王恕愚臣浅薄,其实臣之前提及的宝器,指的是贵国镇国之宝和氏璧。魏王派臣来楚国瞻观和氏璧,其实是要祝贺大王,因为华夏正有谶语流传道:‘得和氏璧者得天下。’”

  台座上的群臣登时发出一阵惊呼声,随即不约而同地望向令尹昭阳,目光中各有深意。

  昭阳正回到坐席预备重新坐下,闻言亦是心头大震,当即跌坐在床榻上。楚威王似是也吃了一惊,挑了一下眼帘,但还是没有吭声。

  华容夫人到底是妇人,忙追问道:“华夏当真有这种谶语么?”惠施道:“回夫人话,千真万确。愚臣好友宋国人庄子根据梦中神授著有《天下》一篇,内中也曾言道:‘郢有天下。’”

  庄子名庄周,宋国人,是楚国奇人老子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也是当今楚王最仰慕的人。楚威王曾派两名大夫携带重金前去宋国,聘请庄子来楚国任令尹。大夫恳切地道:“我国大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持竿不顾,淡然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君,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活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庄子道:“二位大夫请回吧!我也愿意继续留在泥水中曳尾而行。”以龟喻人,巧妙地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