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2/3页)

“我们得赶快撤退!”身穿黑色消防外套的队员大喊,“墙快塌了!会压到你的!”

“再等一下。”帕克回应。他看了卢卡斯一眼:“你快走!”

“帕克,你不能待在这里。”

“纸灰太脆弱了!我不能就这样移动纸灰。”假如贸然拾起整个便笺簿,纸灰将化为粉末,重建纸张的机会也将化为乌有。他想起了公寓里的工具箱,如今已经被烧毁了,里面有一瓶“帕利灵”【注】,原本可以用来硬化,保护被烧过的纸张。如今他只能小心地盖上纸灰,希望带回文件室重组。一条屋檐雨槽掉落下来,一端砸在地上,只距离他几英寸。

【注】帕利灵(Parylene),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件聚合而成的塑料商品名。

“先生,你必须立刻离开!”消防队员对他大吼。

“帕克!”卢卡斯再次喊叫,“快走吧!”她后退几码后停下,盯着他看。

帕克灵机一动。他跑向隔壁的双户民房,扯下挡风雪用的窗板,用脚踹破玻璃,拿起较大的四片,回到宛如伤兵般躺在地上的便笺簿旁跪下。他谨慎地用玻璃夹住两片被烧焦的便条纸,是唯一写了字的两张。在塑料薄片问世前,局里的文件鉴定师都用这种方法保护送来分析的样本。

大块燃烧的木头掉落在他身旁。他感觉到头顶上方多出一条水柱。消防队员正瞄准他上面的火焰。

“关掉!”他挥手对他们大喊。他担心被水淋湿的话,宝贵的证物将进一步受损。

没人理睬他。

“帕克,”卢卡斯大喊,“快走啊!墙壁快垮了!”

建筑用的木板接连不断地落在地上,但他仍无动于衷地跪着,仔细将片片灰烬夹进玻璃中。

木头、砖块与火热的墙板纷纷坠落在他身旁,他缓缓起身,把玻璃片端在身前,走出火场,上身保持平直,脚步轻缓,有如气氛优雅的酒会中端着酒盘的侍者。

再拍一张。

咔嚓。

亨利·塞斯曼站在火场对面的小巷口。火星在空中恣意飞扬,仿佛在几英里外观赏到的烟火。

记录下这个事件,意义何其重大。

悲剧来去倏忽,一闪即逝。辛酸却不然。辛酸会永存人间。

咔嚓。

他再用数码相机拍下一张照片。

一名警员躺在地上。也许死了,也许受伤。

也许在装死。掘墓者一来,大家都各显其能,只求活命。人们藏起勇气,瑟缩逃逸,险境过了很久后才站起来。这种场面,塞斯曼以前全都见过。

照片:双户民房喷出火舌,墙壁应声倾倒,扬起炫目的余烬。

照片:一名女州警用手捂住左脸,鲜血从三根手指间汩汩流下。

照片:火焰的光芒映照在消防车的铬钢外壳上。

咔嚓、咔嚓、咔嚓……他似乎永远也拍不够。受内心的驱使,他记录下辛酸的诸多细节。

他抬头望了一下街头,看见几名探员正在查访路人。

有什么好问的?他心想。反正掘墓者来了,又走了。

他知道自己也该走了。在这里,他绝对不能被人看见。所以他准备将相机放进夹克口袋。这时他回头朝火场看了一眼,发现了什么。

对,对。我想拍这一张。我需要这一张。

他举起相机对焦,按下快门。

照片:自称杰弗逊的男人——这个全心投入侦办枪击案的人——把某个东西轻轻摆在车子的引擎盖上,俯身向前细看。是书吗?还是杂志?不对,那东西反射着光线,看起来像是一片玻璃。透过镜头,只能看见那人全神贯注的神态,他用皮夹克将玻璃包起来,就像父亲晚上把婴儿抱到寒冷的户外前将婴儿层层裹起。

咔嚓。

你的任务是,保护市长。

而且别讲FBI的坏话。

主播斯莱德·菲利普斯坐在杜邦环岛的咖啡店里,附近仍停有数十辆救护车,灯光在灰暗的夜空中闪耀。警方在四处拉起黄色的警戒线。

斯莱德亮出记者证,走进警戒线,来到扶梯底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为震惊。半干的血迹,小块骨头和头发。他——

“对不起,”一个女人说,“你是WPLT的斯莱德·菲利普斯,对吧?”

主播永远注定被人直接指名道姓,从来没人客气地加上“先生”。本来喝着咖啡的他抬起头,看见这位容貌姣好的年轻金发女郎。她想讨要签名。他给她签了名。

“你真棒啊!”她说。

“谢谢你。”

走开。

“总有一天,我也要进入电视圈。”

“这愿望很好。”

走开。

她呆站了一会儿,见对方没有邀她坐下的意思,只好没趣地离去,踩着高跟鞋的她走起路来令斯莱德联想到羚羊。

他啜饮的是低咖啡因咖啡。地铁发生的血腥惨案——他无法释怀。天啊……到处是血。瓷砖被打碎了,金属也出现凹痕……小块人肉,小块骨头。

还有鞋子。

六七只沾有血迹的鞋子散落在扶梯底部。不知何故,这是整个现场最令人心寒的一幕。

这也是多数雄心万丈的记者梦寐以求的新闻事件。

你是新闻记者,去报道新闻吧。

然而斯莱德却无心报道这条新闻。这场血腥暴力令他作呕。这个丧心病狂的杀手吓坏了他。他心想:不对,我不是记者。他希望刚才对那个油嘴滑舌的讨厌鬼杰弗里斯说出这句话。我是个艺人,是电视明星,是个名人。

无奈他从杰弗里斯那里得到的东西太多,无法向对方表达自己真正的感想。

因此只好老老实实地做别人让他做的事。

关于他与杰弗里斯之间私下的交易,他很想知道肯尼迪市长是否知情。大概不知情吧!肯尼迪是个正直廉洁的傻瓜。特区前几任的市长全加起来也不如他优秀。斯莱德就算不是大记者彼得·阿诺特,也不是名主播汤姆·布罗考,可至少他会看人。他知道肯尼迪真的希望在选民唾弃他之前尽最大能力改善特区。下一场选举结果出来,肯尼迪肯定会下台。

他推出的两千年大计……说实在话,勇气可嘉。特区的企业界本来就赋税沉重,他居然敢再向他们征税,双方因此看彼此都不顺眼。对于学校建筑商舞弊案,肯尼迪查办的动作有如古代的大法官,据闻他本想掏市政府的钱包额外犒赏检举人加里·摩斯,感谢他出面揭发舞弊案,而且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出庭作证——这笔钱,拉尼尔众议员当然不愿批准。也有传言指出,肯尼迪不打算对涉及舞弊案的人员手下留情——连私交甚笃的老友也不放过。

斯莱德用上述想法安慰着自己,认为理所当然应该替肯尼迪的市政府团队救火。算是以小恶救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