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手(第5/8页)

关宏峰点了点头:“对,也就是说,死者生前从事的工作可能是保洁员、洗碗工等等。另外,死者脚趾上新染过指甲,这个季节并不会穿露脚趾的凉鞋,而一般人不会没事染脚指甲给自己看。同时,死者的处女膜呈现新鲜破裂的痕迹,生殖器没有外伤或擦伤。”

他顿了顿,接着道:“也就是说,死者在不久前与什么人自愿发生过性行为,综上可知,女死者很可能新结交了男友。另外,从该女性生殖器内部检查…亚楠?”

高亚楠会意,向众人道:“解剖死者的阴道和子宫,发现脂酸和甘油等残留物,还有少量的凡士林,死者生前患有中度的阴道炎。”

关宏峰点点头,转向周舒桐。周舒桐开始用电脑查询药剂成分,过了一会儿,她道:“女性死者使用的可能是克霉唑类药物。”

关宏峰问:“处方药?”

周舒桐道:“对!处方药。”

关宏峰一拍手:“好!大家听好,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找的是一名从事保洁类工作的女性,23岁,身高1米63,体重52公斤,与年长自己5岁的哥哥共同居住。她新近结交了男友,所以不可能没人注意到她失踪了,当然了,除非凶手就是她男友!她在最近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曾经去医院进行过妇科检查,并依据处方购买了克霉唑类药物…”

周舒桐插话:“为什么是不到一个月内呢?”

关宏峰因为被打断很不爽,高亚楠忙解释:“因为处女膜破裂的伤口创面还没有完全愈合成型,而用药则是在处女膜破裂之后的。说简单点,死者很可能是因为在不够清洁的条件下发生了首次性行为,处女膜破裂后,感染导致阴道炎症加重,所以才就医诊治用药的。”

周巡接话:“小汪,你去市局请求协调卫生局和药监局,重点查询全市克霉唑类药物的处方和销售记录。”小汪点头领命。

关宏峰在周巡布置任务的过程中,一直在盯着地图看。

周巡接着道:“小刘、小李,抛尸地点半径5公里内,各保洁类单位或岗位没到勤上班的相关女性,你们带人给我一一排查。”

小刘应道:“好嘞。”

周巡又回过头:“昭昭,附近地区派出所,调取最近两天的失踪人口报案。”

昭昭道:“可失踪报案都在48小时后才受理。所以很可能还没有正式立案。”周巡道:“那就挨个派出所筛查…协调一下110报警中心看是否收到过类似的报警。”

昭昭肃声应道:“是!”

周巡双手撑在台子上,身体前倾,着重强调:“根据关队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名企图在短时间内继续作案的、丧心病狂的杀人犯,我们必须在24小时内抓到他,防止下一个无辜者被害!听到没有?

下头群情激昂,纷纷回应:“是!”

上午8点05分。会议室已散空,连高亚楠也离开了,只剩下周舒桐、周巡和关宏峰。周巡问关宏峰:“下一步你…”

关宏峰道:“我得再去看一下昨晚的现场。”他转身出门,没走几步,又被周巡叫住,他停住脚步,无声地回头看着两人。

周巡有些尴尬道:“那什么…不是已经确定被害人的范围了么,你还去干啥…”

关宏峰皱眉:“不是为那个女性被害人,关键不在她,而是在第一名被害人。”

周巡若有所思地重复:“第一被害人?”

关宏峰点了点头:“就只有他的头和右臂至今还没发现。如果不是尸块还没被发现,那就是头或者右臂有能识别身份的特征,凶手刻意苦心隐瞒,很可能说明他和第一被害人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这也符合连续作案的暴力型罪犯的特征。”

周巡问:“怎么讲?”

关宏峰道:“连续作案的暴力型罪犯,在第一次作案的时候,往往以身边的某个对象为目标。所以,要是能找到第一位死者的身份,顺藤摸瓜,这案子就好办了。”他说完转身又要走,周巡又叫住了他。

关宏峰转过头,眼神已经冷得跟冰渣子似的:“还有事?”

周巡有些为难地道:“你…挑个助手吧,谁都行。没别的意思,你毕竟不是咱支队的正式编制,总得有人策应你的安全。再说遇到需要行使职权的时

候,你也得有个穿官衣儿的在场,方便。”

关宏峰琢磨了一下,再看周舒桐在周巡身后,一脸既充满期待又眼巴巴的可怜样,心软了:“成吧——周舒桐!”

周舒桐整个人眉眼都活了,喜不自禁,声音也尤其响亮:“到!”

上午8点08分。周舒桐发动了车,关宏峰照例坐在副驾驶位子上,拿着地图研究。

周舒桐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鼓足勇气道:“关老师,我昨晚上要是说什么不该说的话了,您别介意。我还是…”

关宏峰听到这茬儿就头痛,适时打断了她:“没事,我该跟你道歉。”

周舒桐连忙道:“不不不,不是的!还是我初来乍到,给关老师添麻烦了。不过您说保安说的那些能作为排查方向么?”

关宏峰一边看地图,一边严肃地道:“不能。”

周舒桐傻眼了。

关宏峰道:“没有受过刑侦训练的人,很容易出现所谓的‘目击缺失’。也就是对他看见的情形无法精确记忆或复述。更何况那保安是酒后陈述,还试图取悦你——这种情况下,你说他的证词还能有几分价值?”

周舒桐一脸懊恼,嗫嗫地道:“那您还派我去…”她看到关宏峰专注地用笔尖在地图上划来划去,抱怨的话不自觉吞了回去,转而好奇地道,“您…这是在找什么呀?”

关宏峰用笔把地图上的三个抛尸地点连起来,正是个极不规则的三角形。他的嘴角微微勾起,这个时候的样子,像极了一个在暗处设伏的猎人。

“心理安全区。”他轻声说。

上午8点20分,关宏峰和周舒桐到达了小区门口。周围的墙上,贴了一堆的物业公告,像是很久没有人清理过了。

关宏峰边往里走边给周舒桐解释:“每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经常活动的区域,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安全区’,而犯罪这类极端行为,心理安全区就显得更为重要——大多数连续作案的杀人犯,头一两次作案,都会选择自己的心理安全区范围内实施。”

周舒桐忙问:“那怎么确定心理安全区呢?”

关宏峰不徐不疾地道:“这个范围通常是以凶手的住所、工作单位、常去的娱乐场所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如果凶手的主要出行方式是步行,那么辐射半径通常不超过1公里,骑自行车的话大概不超过3公里,开车的话就会在5到10公里之间,甚至可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