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 明之卷三 镇长之死 ](第2/3页)

“是报应啊,报应!”段一正低头沉思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了过来,但段一一时想不起这声音的主人。

“对啊,是报应!”另一个几乎完全一样的应和声响起,这下,段一知道是谁了—是那对周家的“喜剧演员”,周培鑫和周培增。

两位老人肩并肩,拄着拐杖一摇一摆地向段一一行人走了过来。

“天哪……”段一看到周洪生以近乎崩溃的表情拍了一下脑门,旁边的周岳生也顿时沮丧起来,那神情就像是在说,你们别再添乱了。

“两位叔叔,你们怎么来了?”周彬轩快步走上前。

“我们出来散步!”

“对,散步!”

“顺便看看这里的情况!”

“对,看看情况!”

“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大事,需要老人的指导!”

“对……呃……年轻……指、指导!”

“叔叔们,不用劳烦你们了,我爸爸跟伯父都在这里呢。”周彬轩被这两个一唱一和的叔叔搞得焦头烂额。

“彬轩,别跟他们耗时间了。”周洪生不耐烦地说道,“赶快让司机送他们回去吧。”

段一看了一眼周洪生,虽然理解周洪生的想法,家中有这样迷迷糊糊的上了年纪的弟弟,着实让人难以忍受,但段一还是觉得周洪生的做法有点过分。

周彬轩面露踟蹰,他看着父亲周岳生,似乎在征求父亲的意见。

“听你伯父的吧。”周岳生说道,声音比自己的哥哥柔和得多,“快把他们送走吧。”

周彬轩仿佛接到了大赦,他像哄着两个刚刚会走路的孩子一样,慢慢地把他们带到刚才停车的位置。

两个老人还是意犹未尽,一边走着一边聒噪。

“镇长贪污受贿,是报应!”

“对,是报应!”

“让我说,早就该死了!”

“对啊,该死!”

这时在尸体旁忙活的几位警察听到了这番说辞,他们都往两位老人的位置看着,脸上露出十分在意的表情。

段一也眉头紧皱。

临近中午,段一不禁感到饥肠辘辘,又有点筋疲力尽。虽然在周家强大的势力下,当地警方允许段一在不破坏现场的前提下深入了解案情,但是,他本身并不是很有经验的私家侦探(最关键的是,他还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周彬轩),可以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人,以前当私家侦探时侦破的案件都有点误打误撞的意思。因此,段一几乎没有查到什么真正有用的信息。

段一也越来越觉得当初不应该接下这种烦人的委托。

县里的警察在十点多的时候才姗姗来迟,周家一行人被县里富有纪律的公安们禁止再接近现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段一。于是周彬轩只得先安排了饭局,邀段一去镇上最大的饭店吃饭,同时等待县里的调查结果。

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段一着实面露为难,一方面,他连早饭都没吃,早就已经饥肠辘辘,但是,一上午都待在血腥的案发现场,他的食欲受到了很大影响。此时此刻,他脑中竟然又闪过刚刚来到镇上时遇到的那个浑身异味的流浪汉,以及那失礼无比地倾泻到周彬轩书桌上的呕吐物。

段一赶忙摇了摇头,将脑中那些反复播放的不适画面忘掉。

参加饭局的一共包括五个人,除段一外,还有周彬轩、周洪生、周岳生和一位叫李富贵的人,他是镇上派出所的负责人,是刚才在杀人现场时周彬轩介绍给段一的。这位李富贵性格很随和,整日乐呵呵的,周家的人都与他关系不错,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

“老李,这次这件事,包括上回舅舅的事,都拜托你费心了。”周彬轩举起酒杯,用略带忧郁的语气说道。接着他把酒杯伸上前,示意老李举杯。

“客气,客气,你放心,我一定尽力而为。”老李与周彬轩碰杯后,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

落下酒杯后,周彬轩又斟满酒,打算敬段一,但被段一以不会喝酒的名义回绝了。

“到目前为止,你对这两起命案有什么头绪吗?”周彬轩丝毫没有因为被拒绝而感到恼火,他问道。

“暂时还没有,先等待县里警方的验尸报告出来再说吧。”段一说,“我还对被杀的镇长一点都不了解呢,想多听听关于他的事,特别是他的个人生活方面。我想,如果我们能找到他与叶国立的交际圈的交叉之处,凶手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段一之所以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早上对周培鑫和周培增说过的话比较在意。

“镇长他……”刚才连灌四五杯黄汤的老李忽然开口了,他面颊上已经出现一整片绯红,口气也因为喝酒变得支支吾吾,“镇长……其实是个好官。”

老李的这种说法很是暧昧,真正风评好的官员是不需要格外强调“是个好官”的,既然老李这么说,那表示,镇长在镇民中的形象可能不太好。

“对呀。”周彬轩接过老李的话,语气十分诚恳,“镇上的人都对镇长有些误会……虽然我不知道镇长被杀是不是源于这些误会,但平心而论,镇长真的是个好官。”

两人的一唱一和让段一疑惑了:难道镇长真的是个清官?

“有很多人讨厌镇长吗?周培鑫和周培增两位老先生所说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段一最后决定不再拐弯抹角,他直接问道。

“已经老年痴呆的人说的话,当然不可信。”周洪生发言了,同样是那种硬邦邦的语气,似乎只要一提到他的两个堂弟,周洪生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虽然不能说镇上每个人都很讨厌镇长,但对他有意见的确实不在少数。”周岳生用嗔怪的眼神看了哥哥周洪生一眼,补充道,“不过,我觉得这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种误解。”

“镇长名叫邹光耀,据说这个姓是几百年前镇上的第一大姓。”这次发言的是周彬轩,“据说,这个镇在历史上曾叫作邹镇,几百年前,这个镇上还几乎都是邹姓人,后来因为连续遭遇几次大的人口流动,现在小镇里几乎没有几家姓邹的了。我想镇长之所以受到排斥,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这个姓吧。”

“邹这个姓怎么了?”段一问。

“镇长是外地人,后来通过考试调到这里来当基层干部,之后通过不断地考核和晋级,最后升为镇长。其实他真的是个不错的官,但是……”周彬轩咽了一口唾沫,继续说道,“镇长是文化人,他查过家里的家谱,确定自己祖宗是镇上人,于是他一直把自己到这里担任镇长戏称为‘皇帝复辟’。”

“这不过是句玩笑话嘛,不至于因为这个与村民发生什么矛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