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篇 焦尸案 第八章 兑(第2/2页)

“这小猴子不识好歹,您虽宽宏大量,不才却替您抱恨。该惩治惩治这小猴子,叫他知道高低贵贱!不才与汴京东水门外军巡铺的军头相熟,正可请那军头出手——”

朱康诚原要制止,但话未出口,想到那王小槐,心中多少有些不乐,便说:“你自家瞧着办。”

周攀忙答应了一声,兴兴头头地走了。

朱康诚并没有将此事放到心上,直至昨天,收到京城邸报,见上头有王小槐死讯,惊了一下,忙叫人去唤周攀。吏人去后回报说,周攀去汴京发卖货物,尚未回来。朱康诚一听汴京,越发起疑,却又不知真伪。

这时,瞧着那把金钥匙,更是有些焦烦起来。可等了许久,吏人回报说周攀仍未回来。他不由得喝道:“他一定是躲在哪里了。你多带些人,满城给我去寻!”

下午,吏人才来回禀:“周攀果然昨天便已回来了,不过没有回家。西城门一个税吏见到了他,说他和三个人一起出城去了,其中一个是王豪管家老孙。另外两个瞧着有些猛恶,三个人都沉着脸,周攀瞧着似乎有些慌张。”

朱康诚听了,先是一愣,旋即似乎明白了:王小槐恐怕真是周攀所杀,周攀杀王小槐,哪里是替我解恨?他一向觊觎王家那数百顷田产,王豪已经亡故,王小槐若再一死,他便可趁机下手。老孙查知此事,便捉住了他。难道府衙前那死尸是周攀?但据司理参军所报,焦尸身材瘦高,周攀却是矮胖子。何况,若真是老孙烧死了他,岂会将那把贴身珍藏的金钥匙留在尸身上?

想到瘦高身形,朱康诚猛然醒悟:死者是老孙本人!他并非被烧,而是自焚。

看老孙那日颤抖流涕之状,他对王豪父子之忠,绝非虚言。王小槐被杀,他自然痛怒至极,才带人捉住周攀拷问。周攀自然会说是得我授意,却无凭据。老孙恐怕已无生念,因而自焚于府衙前,报复于我……

朱康诚顿时有些慌起来,不知周攀此时在何处,是生是死?死了倒也好,若是活着,一旦追查到他,势必会牵连至我。哪怕我一力推开,这指使杀人之嫌,一旦传出去,人言如墨,终难洗净。

这时,那吏人又回禀说:“刑司也有人正在查寻周攀。”

他越发慌起来,忙说:“你赶紧带人再去寻,若寻见周攀,先带来见我!”吏人出去后,他再坐不住,不由得团团踱步急思。

然而,寻了三天,都不见周攀。他又叫人去皇阁村王家打探消息,吏人回来说,老孙去了汴京,至今未回。他听了,先还顿松了一口气。然而随即想到,老孙人若真在汴京,那把金钥匙比他性命更贵重,如何会在焦尸身上?城西税吏又见他和周攀在一处。他恐怕是从汴京立即赶到了应天府,终究是死在了这里。

那吏人又说,王小槐还魂闹鬼,惊扰得乡里人人不安,三槐王家请了汴京相绝陆青去驱祟。他听后,后背一寒,觉着老孙立在身后一般。他忙叫那吏人带了五十两银子,去请陆青来应天府。

第二天,陆青果然来了,却不收那银子,也并不多言。果然如传闻中野逸高士,见了他,只抬手致礼,洒然自若。朱康诚将陆青请到书房,陆青坐下后,注视了半晌,而后徐徐说:“此乃兑卦之象。得信于人,相欢相悦。无企无图,其悦久长。迎意投欢,虽得终丧。强志逆心,虽悦终怨……”他听了,心中一阵愧赧。陆青最后又说,若欲驱邪归正,清明那天可差一亲信之人,去东水门外对一顶轿子说一句话,他听了那句话,更是惶愧至极:

“为献一点欢,寒伤十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