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迷踪步(第3/4页)

“师父是认为那个贺连城还活着?”李明阳若有所悟道。

“不错!”鲁平志应道,“我的判断并没有失误,那个蒙面人不是贺连城,他逃脱了。代替他的那个蒙面人是他的手下。至于为什么多了一个人出来,我现在也搞不清楚,不知道这个人是哪里来的。没有找到贺连城,上级给我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的。况且此人危害极大,不捕获或击毙他,终要为害一方。并且我认为他还藏在这附近的山林里,他在守护着他以前抢夺来的宝藏,以他的个性是不会走远的。况且他已是个无路可走之人。这样一来,他就会有暴露行踪的一天。此人的足迹已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了。他一定会出山在这附近的村镇上购买所需的食物,主要是油盐。所以我想,一定要找出他来,为民除害,然后再入关寻找部队。这是我独自决定留下来的主要原因。”

“师父,你最后找到这个贺连城了吗?”李明阳迫不及待地问道。

鲁平志点了一下头,淡淡地道:“苍天不负有心人!我最后还是发现了他的踪迹。不过,这已是在三年之后了……”

1952年,春。

随着战争的远去,遭受了多年苦难的东北大地上已呈现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

红旗镇的街道上走来了一身平民打扮的担着两大捆柳筐的鲁平志,他现在已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住在镇郊一座废弃的房子里,靠编柳筐维持着简朴的生活。为了追踪贺连城,他这三年来走遍了周围三市县的几十座村镇和山林。这期间,他认识了山中的守林人张松,并且两人成为了朋友。虽然这三年来一无所获,但是鲁平志知道,贺连城一定还隐藏在这一带的山林里。

在镇上的供销社里,鲁平志交付了供销社预定的柳筐,而后目光着意地扫了扫地上凌乱的脚印。

出了供销社,鲁平志抬头望了望远处的山林。他的目标就隐藏在山林里,经过了一个严寒的冬天,那个目标也应该出山准备给养了。山里可能不缺少粮食,但是缺少油盐,目标不可能干嚼粮食的,少了盐,人会变得没有力气。油盐只能到山外面取得。

“太平屯!”鲁平志点了一下头。今天是离此地十里远的太平屯的一个集市日,附近的村民们都会集中在那里采购一些日常用品。出了太平屯就是山林,地理位置特殊,这是鲁平志追踪的一个重要地点。

鲁平志赶到太平屯时已是中午了。他在集市上走了走,而后来到太平屯外的道路上,这里是出山进屯的必经之路。土路上多的是车印和牲畜的蹄印,人的足迹并不明显。鲁平志仔细地查找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他所要寻找的目标。

鲁平志多少有些失望地在路边一棵杨树下坐了下来,背靠着树干,轻微叹息了一声。抬头望着远方洁净的天空,别有所思。他这个掉了队的战士在怀念他的部队和战友们。只是因为自己的任务还未能完成,现在还不能去寻找他们。

鲁平志之所以留下来继续追寻贺连城,也是因为他凭着一个追踪者的直觉,认为贺连城这个目标应该还在这片地区。这是一个难得的对手,只有战胜这种对手,方能感受到一个成功的追踪者的乐趣。双方比拼的不仅是追踪技法,还有智慧和耐力。而对鲁平志来说,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正义。残酷的战争已经远去,不能再留下一个为害一方的匪盗。

在历史上,鲁门的南派追踪术也曾和北派的追踪术有过较量,互有输嬴,只不过多是江湖上的一种争斗和较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古老的追踪术已慢慢退隐江湖,不再为世人所知。

“我会找到你的!”鲁平志取出军用水壶,喝了一口水。

坐了一会,鲁平志无意中一转头,杨树右侧的土地上,非追踪者是不易发觉的一串淡淡鞋印引起了他的注意。

“咦?”鲁平志先是一怔,忙站起身来走到近前弯下腰,在观察了一番足迹和步态之后,心中自是一震。这不正是自己要寻找的那种已深深地刻在头脑中的熟悉的足迹吗!这种足迹,莫说三年,就是今生,鲁平志也不会忘记的。

鲁平志按住心中的激动,又认真观察了一遍,不错,正是那个人留下的特殊的步态和足迹。

“贺连城终于出山了!”鲁平志惊喜之下,随即警惕地朝四下望了望。

这串若隐若现的足迹是朝山里去的,并且是今天刚刚留下的。鲁平志随后判断了一下,这种足迹应该是在今天早上,也就是太平屯刚开市的时候留在地上的。

鲁平志循着足迹前寻了五六米,足迹便消失了。又前寻了数十米,又隐隐地出现了。

“三年了,还是这样的谨慎,始终保持着警惕在行走!你活着真是累呢!”鲁平志摇了下头。

鲁平志追踪那串若隐若现的足迹到了山里,足迹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显然,目标到了山里,多少放松了些警惕。前行了数里地后,足迹转下了山路,延着一条小径朝东南方向去了。并且在下了山路后,在小径上又开始模糊起来。鲁平志凭借着那串不易察觉的足迹继续追踪下去。到了这里,鲁平志的心中又是兴奋又是紧张。目标是贺连城无疑了,这个悍匪果然在三年前的那场战斗中没有被击毙,侥幸逃脱了。应该是借尸脱壳,利用了另一个土匪的尸体和无人见过他的真面目,竟自全身而退。当年的确除了鲁平志自己,林向东等人都认为击毙了贺连城。但是那个土匪的尸体特征没有瞒过鲁平志的眼睛。更为重要的是,贺连城真正的足迹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即便是那个土匪穿着贺连城的鞋子。

进了一片树林,足迹在厚厚的枯草上消失,鲁平志开始从草木上判断人走过的迹象。

将要走出树林时,鲁平志站住了。对面一侧山坡上呈现出一间茅屋,茅屋的周围开垦出了数处小片荒地。此时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正在地里劳作。

鲁平志见状,忙藏于树林中的草丛里观察。

“他是贺连城吗?”鲁平志心中一阵莫名的兴奋。三年了,三年来,鲁平志到处找寻对方的足迹,今天终天追踪到了,果然没有空费自己的一番苦心。

那个农民模样的人虽在地里劳作,但不时地仍在警惕着周围的一切。仅从这一点上,鲁平志已认为就是贺连城本人无疑了。

鲁平志知道自己此时万不能惊动对方,贺连城不仅是个悍匪,更是一个高手,应该还持有武器,凭自己之力是不能捕杀对方的。并且万一对方有所察觉,一走了之,以他的逃生本事和警惕性,再想找到他,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