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 莫兰 4.一个大发现(第3/4页)

“很快的,只要几分钟而己。你答完,我们还有礼物送。”她热情洋溢地说。

“对不起,我真的不空。”

“好吧。”

短裙女孩见她真的没兴趣,便识趣地退到一边。莫兰马上听见她在大声跟另一个路过的女孩说同样的话:“您好,我们是新乐广告策划公司的,正在做一份调查。可不可以耽误您几分钟,回答我们几个问题。答完后,我们还有橙汁送,只要凭我们开出的单子,就可以到二楼去拿饮料……”

橙汁?莫兰在她的那堆话里抓到一个词。她顿时止住了脚步。

那个访问员看见她折返回来,既惊讶又高兴。

“我保证很快的,只有十几个问题而己。”她真诚地说。

“我想问一下,回答你们的问题,就可以领到橙汁吗?”

“除了橙汁,还有苹果汁。你喜欢哪个就挑哪个。”访问员翻开了她的文件夹,不知什么时候她的手里已经多出了一支笔,“请问,你平时喜欢喝哪种饮料,A,碳酸饮料,B,茶类饮料,C,橙汁,D,矿泉水,从中选一个……”

莫兰一连回答了她20个问题,访问员终于给她开了一张领取免费饮料的单子。

“饮料在二楼的服务台领取。”

“谢谢。”莫兰手里捏着那张单子,问道,“你们的调查是每天都有的吗?”

“对,每天都有。”

“那礼物是不是都是橙汁?”

“不,一、三、五是橙汁和苹果汁,二、四、六和星期天是茶饮料,比如乌龙茶和茉莉花茶。反正我们的赠品都是饮料,因为是做饮料方面的调查嘛。”访问员看着她的眼神好像在说,你这人好罗唆,问那么多干吗?

可是,莫兰还没问完。

“请问,你每天都在这里做调查吗?”

“是啊。”现在,她急于去做下一份问卷,已经不想再跟莫兰聊了。她收起文件夹又开始东张西望,寻找她的下一个猎物。莫兰知道,这时候只有耸人听闻的事才能吸引她的注意,于是说道:“你知道吗?16号那天我家有个亲戚从这个商场回去后,在公共汽车上自杀了。”

她的话果然奏效。那个访问员立刻回转头来。

“自杀?”她吃惊不小。

“对啊。她最近心情不好。我们在她包里发现一瓶橙汁。”

访问员立即猜出了她的意思。“你怀疑那瓶饮料是从我们这里拿的?”

“因为她这个人很节省,她不可能会在街上给自己买饮料,所以,我想她会不会……”莫兰扫了一眼她手里的文件夹,“如果她领过饮料能不能查到她的名字?”

“当然能啊。每送出一份礼物,都必须登记被访者的名字,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访问员看着她问道,“你说的是什么时候?16号?她叫什么名字?”现在,她似乎比莫兰更急于想知道,死者有没有接受过她的访问。

“她叫王加英。”

“我找一下。”她说着奔到不远处的一个服务台,莫兰看见她跟一个工作人员说了几句,对方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叠问卷模样的东西。那个访问员将问卷搁在服务台上,哗哗地翻起来。过了一会儿,她转过身来朝莫兰招招手。

“有,有门。”谢小波道。

他们两个人一起朝访问员走去。

“看来你亲戚是来领过饮料。”她翻开一张问卷让莫兰看,那上面果然写着王加英的名字,问卷旁边还有访问的时间,18点25分。

如果她是来见郦雯的,她怎么会有闲心做这份问卷?

对了,也许她是早到了,因为她去找李建立,他不在,这为她节省了时间。

“她也是去二楼领的饮料吗?”莫兰又问。

“对。我们的饮料都在二楼领。”

“好的,谢谢。”

莫兰告别了访问员,跟谢小波一起登上了自动扶梯。

“大,大发现啊。”谢小波兴奋地叫道。

“是啊,没想到,她的橙汁是这么来的。”

他们来到访问员所说的服务台,将那张领取赠品的单子递给了工作人员。

“在这儿签名。”工作人员将一张表格递到她面前。莫兰看见那是一张领取赠品的登记表,除了姓名、日期,其中一栏的标题是饮料,下面却写着不同的英文大写字母。她签了名后,将表格交还给工作人员。

“橙汁和苹果汁,要哪个?”工作人员问她。

“橙汁吧。”

工作人员从身后的一箱橙汁中拿出一瓶放在服务台上,然后他快速地在表格的饮料一栏填了一个大写字母,C。

“叔叔,这个字母是不是代表我拿的是橙汁?”

“对。”那人拿走了表格。

看来在这里领取何种饮料都会作细致的登记。

“叔叔,我可不可以看看前些天的登记?我阿姨来领过一瓶饮料,我想看看她领的是什么饮料,可以吗?”莫兰半带着恳求的问道。

那个工作人员一脸嫌麻烦的表情,但他还是问道:“是什么时候?”

“16号。她叫王加英。”

工作人员在一叠表格中找了一会儿,说道:“王加英是不是?她领的是苹果汁。”

“什么?苹果汁?”莫兰大吃一惊。

“你自己看吧。”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将那叠表格丢在服务台上,莫兰找到他说的地方,那里果然有一个大写的A字。

怎么是苹果汁?

谢小波也困惑地看着她。

“看好了没有?”工作人员问她。

“会,会不会登,登记错了?”谢小波道。

工作人员横了他一眼,没说话。莫兰知道这话冒犯了他,连忙转换话题。“叔叔,能不能把苹果汁也拿给我看看?”她道。

“怎么?又想要苹果汁啦?我告诉你,还是橙汁好。”工作人员命了瓶苹果汁给她。她瞧了一眼苹果汁,又看看自己手边的橙汁,问道,“小波,你觉得它们像吗?”

谢小波仔细端详了一番那两瓶饮料。

“还,还真的很像。”他道。

这两瓶饮料的外观,除了文字标识,其他的诸如包装纸颜色,瓶盖的颜色及大小,都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是有人利用了这个特征?

想到这里,莫兰又低头查看那张登记表。

“你可真麻烦,你又在查什么?”工作人员一脸困惑和不满地看着她。

“我要查我的另一个亲戚,她也来领过饮料,我想她领的应该是橙汁。”莫兰答道。

听她这么说,工作人员笑了起来。

“呵呵,你家的亲戚怎么都跑到我们这儿了?”

“凑巧吧。”

可惜,她没在那份表格里找到她想找的名字。她一想,也对,那个人是晚到的,她未必知道那瓶饮料的来历。

“叔叔,在这个商场里,哪有卖饮料?”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