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活里没有主角(7)(第2/3页)

  可还真没辙,要找了雷子,这事儿捅炸,估计自己饭碗也得丢。于是他四处求人,也求到了我爸这里。

  我爸一听,就说,恶人还要恶人磨,我给你介绍一人,你去找他吧。

  星期六的大中午,药磁鞋门店的敞口,来了位大汉。

  黑衣黑裤,黑面黑须。

  气定神闲站下,用手解开上衣扣子,手指从小腹开始上抬,直到大拇指一侧贴着胸口,单伸出一食指,这是北京老爷们儿典型的骂人方式,像是用手指从胸口往外掏词儿似的。我琢磨应该和声乐里的胸腔共鸣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来的人正是田蛤蟆。

  他身高七尺,相貌平平,但上体巨大,圆眼宽嘴粗喉,是个天生的大嗓门儿。就和荷花池子里蹦跶的蛤蟆一模一样。这田蛤蟆只要一开腔儿,那就是污言秽语,说来就来。有时候他张嘴骂人,你都忍不住叫好,因为他能给你骂出花儿来。能用评书腔骂姑奶奶,能用大鼓书唱八辈儿祖宗。

  田蛤蟆站在这药磁鞋店门口,一张嘴,这可就不得了。

  和天桥杂耍差不多,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

  药磁鞋店的员工一看,这还了得?仗着人多势众,就准备出来揪人,打的你丫闭嘴不就得了?

  嘿,没曾想,刚冲出去,田蛤蟆跑了,双腿一蹦跶,眨眼就没影儿。

  等员工回了店里,田蛤蟆不知道从哪儿溜出来了!

  深吸一口,又骂开了。

  再后来,店里干脆派了俩人站在门口,只要田蛤蟆出现,就拿下揍人。

  这田蛤蟆干脆就站到街对面去了,反正嗓门儿大,遥遥一指:“诸位,那家店呐!你们听我说……”

  得嘞,一连七天,生意全完了。

  老板服软,主动找到台里,说我再给您七万,凑个整数,这事儿咱俩各退一步,拉倒得了。

  此间事了,田蛤蟆独得五千。

  生财之道,全在嘴上。

  听人提起过田蛤蟆原来的经历,这人从小嗓门就大,按照单田芳老爷子讲评书的习惯,咱们得选用几段典型事例,表一表他这大嗓门的厉害。

  首先是他出生的时候,田蛤蟆这人是棉纺厂的子弟,当时东院是医院,北院是住户。田蛤蟆的妈妈就在厂医院生的他,据说刚生出来的时候,他张嘴哭出声,满楼的人都能听见。

  甚至与他还在北院家里等消息的爷爷,当时也浑身打一激灵。

  “生了!是一小子!”

  嘿,我听他们讲这段的时候,心里憋不住笑,北院家属区距离医院的直线距离有五公里,这田蛤蟆肺活量得有多大才能把他爷爷都给惊着。

  但总之,是了解了他这嗓门,从小就大!

  据同时代的人反映,其实田蛤蟆从小挺苦恼他自己这大嗓门的,就拿上课来说,其他孩子交头接耳没问题,反正压低声音,确实老师也不怎么管。

  可他不一样啊!

  “有吃的么?”

  一声问出来,比老师讲课的声音还大。

  考试做题,不会了想偷偷问问,努力憋着嗓子。

  “第三题选什么?”

  全考场人扭头去瞧。

  他憋嗓子的声,已经相当于其他人铆足了劲儿嚎一气儿了。

  学校有声乐老师听说了他的事儿,找来让唱唱歌,说是培养个男中音男高音什么的。

  没曾想,听完以后,老师捂着耳朵,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这孩子嗓门儿确实大,说话跟自带扩音器一样,可要培养音乐家,还是算了,音质不行,劈叉了。

  许是声音太大,掩盖了声音特质,和大智若愚一个道理。

  这话听着,也不知是贬还是夸。

  最后,老师还加了一句,这孩子一说话,就是满池子蛤蟆都比不过他。

  说者无心,听者却都记住了。

  一个诨号,田蛤蟆,从小就加在了他身上。

  对于有特点的人来说,他的特质或许会吸引人们,比如激情,天分,努力,勇敢等等,可要是这份特质只是怪异的表现,那么人们只会远离,带着看怪物的心情去瞧,比如嗓门儿大。

  田蛤蟆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带着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

  没有人愿意和他玩儿,因为他嗓门儿大。

  从小被叫那样的外号,要搁我身上,我也难受。

  没有朋友,自然孤僻,容易自暴自弃。

  胡天胡地,不想上学,不是不想学,是因为不想被嘲笑。

  田蛤蟆应该也努力过,他当过公交的报站员,做过电影院的报幕,甚至哭丧,他努力把自己的特长从坏处变成好处,他努力找和声音有关的工作。可是事实并不如意,因为哪怕是下乡给人家哭丧,也得声情并茂,不光是图嗓门儿大。

  到最后,可能人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操场集合,一群学生乌泱乌泱的时候,让他喊上一句:肃静!

  没了。

  田蛤蟆的剩余价值就这么多,人们所能想到的唯一正面影响就是这个。

  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直到田蛤蟆有一次在餐馆吃饭,和人吵起来,嚷得全饭店人都跑了。

  饭店经理捂着耳朵塞给他五百块钱,说您爱去哪儿去哪儿吧,求您别说了。

  上帝为他关了门,却又开了一扇窗。

  这比喻当然不恰当,可对于田蛤蟆来说,如同当头棒喝。

  大家都不爱听我说话,那就掏钱让我闭嘴吧。

  从此以后,田蛤蟆的道儿彻底走歪。

  去打麻将的茶馆坐坐,站人背后猛喊一声: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