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第3/3页)


竹子弄不明白的是带灯并没有领她去任何一个外乡镇悄悄地收购人家的烟叶,而是去了烟站几次,事情就全搞定了。后来竹子才知道,各乡镇在收购烟叶时虽然都严防烟叶外流,但因地域离烟站的远近或烟站有烟农亲朋,烟农们卖烟叶就不那么按要求各乡镇的交售各乡镇,本乡镇的烟叶向外出卖挡不住,外乡镇的烟叶卖到本乡镇烟站也是必然。带灯是在樱镇西片的烟站上有个熟人,姓徐。姓徐的是镇西街村老伙计李存存的娘家哥,带灯就送给了姓徐的两瓶酒,姓徐的将外乡镇卖给的四百斤烟叶落在了带灯和竹子的名下。
半个月后,镇政府又召开烟叶收购工作进展汇报会,所有职工所定的从外乡镇挖烟叶任务竟然都完成了,而且都是两百公斤,一斤不多,一斤不少。镇长当然高兴但也心存疑惑,说:从大家完成的指标来看,今年应该大大地超额完成任务,要夺得全县第一名次,可截止昨天,烟站报上来的收购情况看,虽说只有一半时间,在这基础上再增加一倍,全年的收购量怎么还没去年多,是不是有的同志买通了烟站,让烟站守株待兔扣留外乡镇人来出售的烟叶顶替了任务?于是,他要求每个职工站起来说自己是在哪儿弄的烟叶。连叫起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张着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镇长就发了火,让当场做检讨,重新责令去外乡镇挖二百公斤烟叶。前边的三个人吃亏,后边的人就聪明了,开始编排,说得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平流水。轮到竹子,竹子也是在编排,但竹子毕竟对周围乡镇的情况不熟悉,她说了她是在西边留庆乡的黄桥村挖收了八十公斤,在西南的白茅乡的二郎庙村挖收了一百二十公斤。好多人一听,二郎庙村并不在白茅乡,而是东边的柏峁乡,就吃吃地笑。竹子不清楚大家笑什么,还说:二郎庙村今年的烟叶数量不大,但品质还好,我买了一家人的土蜂蜜,他就把烟叶卖给了我。带灯说:竹子,用樱镇的话讲,不要说你老家的土话,是柏峁乡还是白茅乡?竹子说:白茅乡。带灯在竹子屁股上拧了一下,说:把舌头放展,字咬准,是柏不是白,是峁不是茅!竹子这才醒悟了,赶忙说:是柏树的柏,是山峁的峁,柏峁乡,怎么啦?竹子就有惊无险地过了关。
按规定,竹子被奖励二百元。竹子一定要请带灯吃饭,去吃热豆腐。在街上碰上了镇长,带灯说:你吃了没?镇长说:没,你请呀?带灯说:竹子请我的,你要去,你落我个好。镇长说:竹子她应该请我!竹子说:我不想提拔,也就不请你了。镇长说:你以为我听不来你把柏峁乡说成白茅乡吗?我是故意成全你们综治办的。说得竹子脸一片红。这一顿饭,给镇长买了两碗热豆腐,还加了两颗变蛋。
河里的水落了
河里的水终于落了。河滩还是往日的河滩,但面目已经全非。那些靠堤根的,沙厂并没有吞并掉的一块一块席片地,再也没有,到处是石头,大石头小石头,或卧着或竖着,缠扯着树枝、草根、破布条子、塑料袋子和一窝窝的松塔子栗子包,还有腐烂了的死狗烂猫。二猫一经过,苍蝇就嗡嗡地飞。
二猫是在河滩里寻找着希望能寻找到的东西,比如钱包呀,装着什么贵重物的木匣子呀,搭裢子呀,但他只寻到了两只皮鞋,鞋还完整,是一顺顺,便嘟囔一声日地朝堤上甩去。堤上来了许多人,都是镇街上的,他们提着镢头,指点着在哪里可以再刨出一片地来种青菜或开春了栽些红薯苗。元黑眼却领了一伙人开始搬动大石,清理出一条路来,推土机挖掘机和洗沙机就往里开。他明确告诉堤上的人,谁也别谋着在河滩里刨地了,洪水替他们扫荡了一切,这里全部将是沙厂的范围了。元黑眼在喊叫着二猫,二猫问咋的,元黑眼说帮着搬那些大石头呀!二猫说我凭啥给你搬大石头?元黑眼骂你个狗日的不想在沙厂挣钱啦?!二猫说你红火时我都半途离开了,现在我还挣啥钱,挣屁钱!元黑眼就扑过来撵二猫,不允许他在河滩里野狗一样地转。两人在石头窝里兜圈子,后来二猫就被撵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