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三章(第5/11页)

“请坐。”蒋纯祖说,笑了一笑,然后看着孙松鹤。

苍白的孙松鹤仍然站在他底那样的姿势,看见了这个无比的纯洁的万同菁,他对自己感到失望。在这种失望里,他才意识到他心里的对爱情的美丽的、浪漫的梦想,在先前,他是绝不承认他心里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着的。他不觉地希望,万同菁底出现,会给他底孤独的,干枯的心灵带来一种奇迹:这种奇迹没有出现,他对自己感到严重的失望。他坐下来,在内心紧张地工作着,企图使这种奇迹出现。他使自己想到过去、“那条星光下的美丽的小河”,并使自己想到美丽的春日,和寂寞的、凄凉的、春雨的夜。然而这都没有效果。他底心严厉地反对他自己。他看着蒋纯祖求助。

蒋纯祖,向他底万同华发笑,然后快乐地,嘲笑地看着那个发白发红的万同菁;她坐在床边,她底手紧紧地搁在姐姐底肩膀上。

蒋纯祖觉得这是非常地有趣,于是他就站出来帮助他底朋友了。

“孙先生托我向你致意。”他说,优美地走着;“他觉得他底那封信或许会委屈了你,但那是天知捣的鬼!”“是我!”赵天知快乐地说。

“但是,我们底小万先生会原谅的吧!”

万同菁就畏怯得垂下头来了:在她底洁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孙松鹤仍然觉得痛苦,但感谢蒋纯祖,因为蒋纯祖已经替他打开了僵局了。于是他就突然抬起头来,严肃地,紧张地看着万同菁。--他惨白,好像火焰。

他觉得她什幺也不知道,他觉得痛苦。那种奇迹,是没有出现的可能了;但一种愤怒的,愉快的力量,在他底心里出现了。

“像蒋先生刚才说的,我想万先生会原谅我!”他说,眼睛颤栗着,看着她。--“我们到石桥场来,已经三年了,”停顿了一下,他说,“在这几年内,时间都白白地浪费了,我前几天还和蒋先生谈起,我们底目的,是对我们自己忠实。”他低而兴奋地说,造成了一种严肃的,会场式的空气,很明显的,只有在这种空气里,他才不致于怀疑他自己。“从前我们和万先生不大接近,从现在起,我们想和万先生共同学习!”

“啊,政治工作!”蒋纯祖想。他几乎叫了出来。万同菁定定地垂着头,有时盼顾一下,希望别人原谅她。于是孙松鹤就把万同华当做说话的对象了。孙松鹤总是说“我们”,好像这是一件集体的,严肃的工作。

孙松鹤说下去,愈对自己不满,愈对万同菁底散漫的神情失望--他很怀疑她是否在听着--他就说得愈激烈,愈严重。

“我们常常对自己失望,社会攻击我们,别人怀疑我们,我们自己过去曾经遭遇过最痛苦的事,但我们并没有失去我们底理想!”他说,万同华注意地听着他。蒋纯祖觉得对于万同菁,这是一种朴素的义务。大家都寂静着,房里的空气,是严重起来了。那个王静贤,是坐在那里,露出他底那种极端注意的神情来,听着这个时代底这种告白,异常的满意,鼻子上有汗珠,不停地点着头,简直发呆了。“我们常常想,生命底意义是什幺!”

“糟了!”蒋纯祖快乐地想。

“我们常常很痛苦!”孙松鹤走到桌边上,转过身来,说了,“现在我们当然不必再怀念过去,也不必挂念将来--至少在我个人是这样。在这个人间,我好像走在沙漠中,口渴、头晕、没有一点点水,我所以走着,是因为我必须走着。我看着那里,在天边,是我底目标,我也相信,在我底道路上,是前一代人底血迹,在后面,有无数的人,但是我已经疲乏了,觉得孤独!是的,孤独,我想,我只是向着那个目标走下去,到我精疲力竭的那一分钟,我就再挣扎前进一步,然后倒下去,让后来的人跨过我底尸体!我明白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至少不是坏人,我和我底朋友们相依为命,我一点点光荣的想头也没有,为了民族,为了人民,我愿意倒下去,我愿意成为桥梁底一块石头,或者一撮泥土!”他突然地停顿:他底脸更白,他底眼部不停地颤栗着。

王老夫子点头了,眼里有泪水。但那个万同菁,却已经在床上躺下来了。她不十分懂得孙松鹤底话,但他底话对于她是一种苦恼的打击。她极其真实地想像着他底话,以致于精神涣散起来,追不上他。当孙松鹤说到“在沙漠中--”的时候,她就有了想像底对象;她想,在沙漠中,酷热的太阳照耀着,一个孤独的男子走过去,跌踬着,最后倒下了,没有人给他一点水,没有人来救他。她想着,为这而异常的痛心。但无论她怎样同情,痛心,她感到孙松鹤是陌生的,孤独的,高超的人,她无法把她自己和他想像在一起。于是她就想到她底家庭,想到“别人要说坏话”,而感到畏惧。

她底涣散的神情,是使孙松鹤非常的痛苦。他愤怒地沉默着。

“我们绝不愿意委屈一个人!每一个人底生命都是自由的!”他突然严厉地说。

万同菁简直不知道他是在说她,仍然躺着。万同华给弄得有些狼狈了,转身拉妹妹坐起来。

“人家跟你说话!”她说,气恼地笑着。

万同菁坐了起来,垂着头,玩弄着手指。大家沉默着。

“万先生有什幺意见?”孙松鹤问,好像是问万同华。“没有什幺意见。”万同华谦逊地说。

“呀,姐姐,你看我底指甲!”万同菁突然地叫了起来,推姐姐,并把手指送到姐姐面前。

孙松鹤严重地沉默着。

“没有什幺意见。”万同华推开妹妹,重复地说,希望妹妹明白自己底地位。

孙松鹤底脸发抖。

“那幺,万同菁万先生呢?有什幺意见?”他问。“孙先生问你话呀!”万同华说。

于是万同菁就放弃了她底指甲,抬起头来了。她显然一点都不明白。她脸红,盼顾,可怜地笑着。

“姐姐,你说!”她说。

“孙先生问你呀!”

“有什幺意见?”孙松鹤严肃地问。对于他底严肃,蒋纯祖觉得遗憾。

“没有什幺--意见。”万同菁说,好像背书。

然后,她脸红,又拿起她底可爱的,洁白的小手来。

“我有一个意见:不准看指甲。”蒋纯祖笑着说。于是万同菁立刻就放下了手指;为自己底错失而苦恼,并且有些痛恨蒋纯祖,不安地盼顾着。

万同华姊妹走出去以后,大家就都同情地看着孙松鹤。孙松鹤那一段话,在蒋纯祖底心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晚上,他们就走到水边,亲密地谈到深夜。孙松鹤说明了他对万同菁的不满,并说明了他进行婚事的计划:他说,父亲一定会同意他底这个“好媳妇”的,他可以敲一笔竹杠。他说,如果顺利,他预备在明年春天结婚,离开石桥场。蒋纯祖,心里有悲凉的、亲爱的柔情,完全地赞同他;但希望他从“政治工作”解放出来,去谈恋爱。蒋纯祖丝毫都没有提及自己,并且避免回答孙松鹤底问题。最后他说,如果可能,他也结婚。“那幺好!让我们交换我们底祝福罢!--但是至于我底情形,那就是:‘到这里来的,一切希望都要放弃!’”蒋纯祖快乐地,生动地说,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