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选上农机手(第2/3页)

另外大队也有两个青年会开拖拉机,一个是退伍兵,叫贺卫东,学过开卡车,拖拉机看看差不多也就会了。另外一个是木匠,叫卓秀秀,男,手巧,喜欢摆弄小机械,自己弄了俩自行车轮子改装了一辆小三轮车,今日就骑着来的。

第一轮霍青芳、霍青峰、贺卫东、卓秀秀四个人选上,给大家伙儿羡慕得不行,看他们的眼神都火辣辣的。

其他大队的考生又不乐意了,不敢跟常劲松说,就缠着公社干部和薛干事,要求公平公正。

“他们都去学了开拖拉机,这是作弊!”

薛干事:“也没人不让你们去学啊?”

你不主动,还嫌弃人家主动?难道什么都要别人喂到你嘴里呢?

那你吃啥能赶上热乎的?

几个初中生高中生很是不服气,虽然本来他们未必看得上开拖拉机,可几个没上学的超过了他们,让他们觉得很伤自尊。毕竟因为自己读了几年书,在家里和大队里都是处处受人重视的,来到公社在常劲松这里居然吃瘪了。

他们只想到自己在家里和大队受重视,却没想过人家常劲松是机械学院毕业的专科生,这时候中专生都非常吃香,更别说大专生。而之前本科生并不是很多,技术类的多半都是专科人才。

对于常劲松来说,读书识字没什么了不起的,毕竟他很擅长,他看重的反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他看那些人闹腾,直截了当道:“这样,王工给他们组织起来,集体教开拖拉机,两个小时后继续考,会开的直接录取,不会开的继续教,三个小时以后再考。”

就这么一轮二轮三轮,层层降低要求选拔。

毕竟一个公社那么大,至少要四台拖拉机,而一台车需要五个熟练工跟车,那农机组起码要招二十几个人才行。

用这种办法,第二轮选了霍青荷、娃娃脸和容长脸,另外还有几个青年。

霍青荷被选上以后得意道:“不是我学得慢,是师傅不会教,王工一教我就会了。”

霍青峰怼她,“五个包子填饱肚子,前面四个白吃的是吧?你要是没有昨天一下午打底,你今日方向盘还不会转呢。”

霍青荷想追打他,又想到公众场合不大好,强忍住了,回家再算账。

第三轮又选了几个。

三轮下来,总共也就选到十五个人,其他的常劲松觉得太愚钝,学得太慢以后在工作中也不能变通,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好。

但是为了凑够人数,他还是选了一批预备人员,包括了霍青霞。

其他大队有些初中生高中生怎么都学不会开车,直接被淘汰,他们看着霍家村大队竟然选了六个,直接炸了,纷纷说不公平,有猫腻等等。言辞间都在暗示霍家村大队走了后门

他们是真的不服气,他们识字比霍青峰和霍青芳几个强,霍青峰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对呢!而霍青霞呢,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喘,学了半天她还是不敢自己操作,如果没人帮忙她只怕连方向盘都转不动!

常劲松扫了在场的所有人一眼,声音洪亮,“我们选农机手,不是选学习尖子动笔杆子的。开拖拉机不是轻快活,并不能让人享福,整天油腻腻的,还要黑白颠倒,半夜还在田地里忙活。如果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只凭着自己识字的既然你们觉得自己学习好,为什么不能主动去找有拖拉机的大队学一下。

现在的情况只要有大队介绍信,人家有拖拉机的公社和大队是一定会教的。

你们自己不学,还要怪别人学了不成?

而且常劲松对技术工人和文化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技术工人就要本本分分钻研技术,不要搞文人和政治那一套,他是怕公社农机组还不等做出成绩来呢,先发生了内部争斗。

所以他排斥那几个校园回来的学生,看他们这好斗的性子,八成就是武斗过来的。

能为了一个自己都不理解的论点,就对自己的同学、老师展开暴力斗争,难保不会在农机组搞内斗,乌烟瘴气的,耽误生产劳动。

还有人不服气地在挑衅,“霍青芳和霍青峰我们不说,他们会开拖拉机。那那个霍青荷和霍青霞呢?俩丫头片子,识字也不多,也不会开拖拉机,凭什么就能选中?”

霍青荷虽然被选中,可她并不能像霍青芳那样单独开拖拉机,中间需要王工给她指点了的。

他们都觉得是考核人员偏心,觉得霍青荷长得漂亮,故意偏袒她。

常劲松冷冷道:“霍青荷虽然还不能熟练地开拖拉机,但她深谙开拖拉机的要点,还熟悉耕地耙地播种的要领。农机组,需要这样会掌眼色的。”

拖拉机耕地,直不直,播种情况如何,这些都需要有人监督指导,也就相当于工厂里的质检,这个需要聪明、泼辣、专业的人员担任。

至于霍青霞,常工道:“预备人员什么意思都懂吧。”

王工被那几个咄咄逼人的烦得不行,他补充了一句,“就算做预备役,霍青霞也比有些人合适,我看她学得很扎实,只是有些害羞而已,克服了以后一点不差。咱做技术的不需要嘴多好使,关键要勤恳、手快。”

那些就嘴巴会说,手脚不勤快的,一下午也没学会开拖拉机还在那里叭叭地挑衅,常工王工这样务实的人都嫌弃。

容长脸就扭头看看霍青荷几个,论嘴巴会说的,没人比她和霍青峰会,说不够谦虚不够勤恳的,没人比霍青荷懒加虚荣了!

他都怀疑常工和王工俩人是不是被林盈盈给收买了的,连霍青荷和霍青霞都能选上,当然……连自己这个识字不多,拖拉机还不怎么会开的也能选上……他连自己也狠狠地鄙视了一把。

最后常劲松拍板,先选二十个人,等这二十个人业务熟练以后,可以继续师傅带徒弟,培养新人。

这二十人也分了等级,霍青芳那五个算一等,一个月给十块钱补贴,霍青荷、娃娃脸、容长脸几个算二等,一个月八块钱补贴,霍青霞那些预备役就三等,一个月五块钱补贴。

补贴是额外给的,另外还有布票、糖票、肥皂票、煤油票等社员们没有的票证。

除此之外,上工还有每天的正经工分,靠这个来分口粮、柴火等福利。

公社不是城市,很多干部都是半脱产,还是拿工分加补贴现钱的模式。

对于这些兜里从来没揣过钱的乡下孩子来说,一块钱都是财大气粗,更别说五块十块,那简直是巨富了!

下午三点多,一切结束,常劲松给他们讲了几句,最后道:“三天后全部来公社培训。”

现在上面大力扶持农业,农机厂的干事们也下乡帮扶,所以常工他们会常来下面的县和公社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