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2/2页)

他带着徐锦春来到了锦秀读书的大学。

徐锦秀住在靠宿舍门口的上铺。这几天仍是学生报到的时间,天南海北的学生汇聚在大学校园里,嘈杂而热闹。

徐锦秀领着姐姐和黎京生在校园里转了转。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虽然残旧,却也别有韵味。这种味道是整个社会氛围所营造出来的,每一处角落或树下,都是青年学生读书的身影,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向上、蓬勃的朝气和希望。

徐锦春第一次来到北京,更是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她看什么都是那么新奇。她在心里羡慕着妹妹锦秀,恍怔中竟觉得自己就是锦秀,徜徉在美丽的校园里。

梦幻终究是梦幻,再美也有醒了的那一刻,当她走出大学校园时,梦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

在北京停留的这几天中,黎京生吃过早饭就去上班了,家里就剩下她和黎京生的母亲。她帮助把黎京生的母亲——杨阿姨的脸洗了,头梳了,就静静地陪在那里。

窗外的阳光很好,北京的秋天到处都是一片金灿灿的,看了就让人觉着舒服。杨阿姨说:锦春,把窗子打开吧,让阿姨透透气,一直躺在床上,我都快憋死了。

这句话触动了锦春,她决定把杨阿姨背到院外晒晒太阳。

她先把一把椅子放到院子里,然后半抱半扶着把杨阿姨弄到了院子里。为了让阿姨坐得更舒服一些,她在阿姨的脚边又放了一只凳子。

太阳明晃晃地照下来,杨阿姨猛地闭上眼睛后,又慢慢地张开了。望着久违的金子般的阳光,杨阿姨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锦春不知道杨阿姨为何难过,忙俯下身问:阿姨,你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回床上去?

杨阿姨摇摇头,虚着声音说:锦春啊,你要是现在就是我的儿媳妇该多好。

锦春明白杨阿姨的心思了,她又何尝不想早点嫁给黎京生哪,可眼前的现实,让她一次次从梦里醒来——户口、工作等问题,哪一样对他们来说都比登天还难。

这两天,她和黎京生谈得最多的就是他们的将来,尽管黎京生一遍遍地鼓励着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说实话,黎京生在说完后,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家里现在的情况多么需要有人能帮一下啊,他跑过厂里,也跑过街道,事实是明摆着的——暂时是不可能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没有户口就等于没有工作,没有了一切。在北京,仅凭爱情是无法生存的。现实就是现实。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一晃,锦春已经在黎京生这里住了三天。在这三天时间里,锦春把屋里屋外收拾得整整齐齐,杨阿姨在这几天里也过年一样开心,不仅生活上得到细致的照顾,重要的是,有人陪她说话,精神上有了交流,这是杨阿姨感到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锦春就要走了,最舍不得的就是杨阿姨,她死死攥住锦春的手就是不放,眼泪哗哗。她不停地絮叨着:锦春,好闺女,啥时候还能见到你啊?

杨阿姨这么说,锦春鼻子一酸,眼泪也流下来了,她只能一遍遍地说:阿姨放心吧,再来我就不走了,我会伺候你一辈子。

出发的时间就要到了,黎京生提着给锦春一家买好的东西,终于和锦春走出了门。就在锦春的身影快要消失在杨阿姨的视线时,杨阿姨又叫了一声:锦春……

锦春泪眼朦胧地回了一次头,抖着声音说:阿姨,你好好养病,一有时间我就来看你。

走出去很远了,锦春又回了一次头,最后看了眼自己住了三天的这个家。

黎京生在她身边走着,两个人步行来到了北京站。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被一种离别的情绪笼罩着。更主要的是,锦春在思考着一个严肃而又认真的问题——如果黎京生不和自己谈恋爱,而是在北京爱上一个女孩,那么一切问题都将不会存在。黎京生眼下真该有一个完整的家,有个人可以为他分担一些责任。

月台上,两双目光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似乎有许多的话要说;而因为离别,他们又无法说些什么。锦春在下着最后的决心,她终于说:京生,你和我恋爱是不是后悔了?

黎京生听了,顿时瞪大了眼睛,他一时不明白锦春这话的真实用意。

锦春顾自说下去:你应该在北京找个姑娘,她才能真正地帮你。

恍然大悟的黎京生一下子把锦春抱住了,他用力地抱着她,悲天怆地地喊:不,除了你,我谁也不爱。

就在这时,列车就要发车的铃声响起,锦春不得不上车了,他们的话题预言似的停留在了那里。

列车启动了。锦春怕黎京生看到自己的眼泪和离别的伤痛,上车后就躲开了车窗。黎京生在车窗里没有看到锦春,就随着启动的列车奔跑着,却一直没能看到锦春的身影,他大声地喊着:锦春,锦春……

列车终于远去了。他呆呆地望着带走锦春的列车,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走出车站,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转业后,家里的现实让他身心疲惫,他真希望有个人能帮他一把,渡过这段人生的难关。远在边陲小镇的锦春爱莫能助,只能在精神上给予关爱。在最困苦的时候,他甚至也想到如果锦春不在遥远的小镇,而是在北京,眼前的所有艰难也就迎刃而解。当然,这种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徐锦春就是徐锦春,她是他的初恋,他清楚,美好的情愫是不可以被替代的。

锦春走了。列车启动的一刹那,大地在猛烈地颤抖,他的心也在跟着颤抖。

这几天,他是幸福的。有锦春在的家才是个家,有笑容,有温暖。此时,他推开家门,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母亲。母亲正看着窗外发呆,他知道,她是在思念走了的锦春。

半晌,母亲艰难地转过头,望着他:锦春是个好姑娘,可惜就是太远了。

听了母亲的话,他决心为了母亲,为了这个家,他要找个保姆来照顾母亲,毕竟他和锦春的爱情是一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