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空虚的迷惑 想要杀死他们所有人,又为这个想法而恐惧(第5/5页)

——第一次车臣战争是在叶利钦时代,电视报道都很真实。我们看到了哭泣的车臣妇女,也看到俄罗斯母亲穿过村庄寻找她们失踪的儿子,没有人去招惹她们。现在这种仇恨以前是没有的,他们和我们都没有。

那时只有一个车臣在燃烧,现在是整个北高加索。到处都有清真寺。

——地缘政治找上了我们家门。俄罗斯即将瓦解,帝国很快就将只剩下莫斯科大公国……

——我恨!

(恨谁?)

——恨所有人!!

——我儿子只活了七个小时,他被塞进一个塑料袋,和其他尸体一起扔到一辆公车上……政府给我们送来了一口棺材和一对花圈。棺材是碎木屑做的,就像纸板一样,一抬起来就散架了。花圈也很寒酸。我们最后还是自己花钱买了所有需要的东西。国家对我们普通人并不在乎,我想唾弃它,我想摆脱这个狗日的国家,我已经和丈夫一起申请移民加拿大了。

——以前是斯大林杀人,现在是土匪杀人。这就是自由社会吗?

——我有黑头发、黑眼睛,但我是俄罗斯人,东正教徒。我和女友一起乘地铁,我们被警察拦住,我被拉到一边:“脱掉你的外衣,出示证件。”但警察对我的金发女友完全不注意。妈妈说:“去染发吧。”我感到很屈辱。

——俄罗斯人有三大支柱:“也许吧”“想必是”和“不管怎样”。最初所有人都吓得战战兢兢,一个月后,我在地铁的长凳下发现一个可疑包裹,差点儿逼着值班员打电话报警。

——恐怖袭击发生后,去多莫杰多沃机场的出租车价格暴涨。太离谱了。所有人都趁火打劫。要么给钱,不然就请下车……让你的脸撞到车前盖上!

——有些人躺在血泊里,另一些人用手机摄像头拍照。啪啪啪的拍照声不断。马上在社交网络上张贴照片。办公室的废纸箱都不够用了。

——今天是他们,明天就是我们。如果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就是所有人都默许。

——我们尽可能地努力,以祈祷帮助死难者。请求上帝的恩典……

有学生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举办音乐会,公交车送他们去现场。我凑上前去做了几句采访。

——我对拉登很感兴趣,基地组织,那是一个全球性的项目……

——我支持个人恐怖行为,比如针对警察和官员实行定点清除。

——恐怖主义,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在如今是种慈善行为。

——我吃腻了油煎薄饼,停车停车。什么时候放我们走啊?

——有一个笑话,说一群恐怖分子到意大利观光旅游。他们走到比萨斜塔前时,都大笑起来:“太不专业了!”

——恐怖,这是一门生意……以牺牲做祭祀,如同远古时代……主流思潮……革命前的热身……个人的事情……

[1] 喀秋莎为喀赛尼亚的爱称。——译者注

[2] 2004年2月6日,莫斯科地铁2号线(莫斯科河畔线)发生恐怖袭击,一名男性自杀式袭击者引爆炸弹,造成41人死亡,120余人受伤。之后一车臣恐怖组织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编者注

[3] 民意党是19世纪末俄国激进左翼革命组织,频繁对俄国沙皇和政府高官进行恐怖暗杀活动,1881年3月1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刺客投掷炸弹炸死,事后6名参与者被判处死刑,其中包括索菲亚·彼得罗夫斯卡娅、尼古拉·基巴斯契夫等。——编者注

[4] 哈塔卜,阿拉伯人,生于约旦,于1994年—1996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潜入车臣,成为车臣武装重要头目之一,1999年8月领导了武装侵入俄达吉斯坦共和国的行动。2002年死亡。——编者注

[5] 普加乔娃,俄罗斯著名流行歌手。——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