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篇 里仁篇第四(第3/3页)

孔子说;“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