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里的妈妈(第2/2页)

我向母亲询问姥姥的情况,当时心里很是担心,母亲只是淡淡地告诉我,姥姥过一阵子就好了。随后母亲跟我讲起了姥姥和姥爷年轻时的故事,姥爷比姥姥整整大12岁,姥爷三十岁娶姥姥的时候,姥姥还只是个十八岁的黄花大姑娘。姥姥的父母在没解放的时候,是土老财,在姥姥很小的时候就被土匪杀害了。小的时候姥姥和姨姥姥是在她们的舅舅家长大的,但那时候姥姥的舅舅家里有六个孩子,在那个贫困动乱收成又不好的旧社会,口粮成了一大家子的最大的难题。那时姥爷家境还算不错,只是体弱多病,干不了力气活儿,村里有姑娘的人家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姑娘嫁给姥爷。可是姥姥为了减轻她舅舅的压力,还是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姥爷。母亲告诉我,她小的时候总能看到姥姥一个人扛着锄头到地里干活,一干就是一天,烈日当空,很多次母亲都远远看到姥姥昏倒在田地上。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我的大舅二舅长大成人之后,才有所改变。

听母亲说完,我很有感触,从卧室走到还在坐在客厅的姥姥身边,抱着姥姥就哭了。姥姥不知何时安静下来,不再自言自语,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姥姥没事,别哭哇。我停止哭泣,对姥姥说,我不哭,我不哭。姥姥会意地点了点头,又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脱口说了一句,糟了。给我大外孙蒸的饺子还在锅里呢。我和姥姥走到厨房,电磁炉上的锅空空的。姥姥转身叹了口气,老了,老了,都糊涂了。母亲站在卧室门口,看着我和姥姥半晌,眼神黯淡。

回到学校之后,我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中,一次上语文课的时候,语文老师提问,谁能说几句文学大师纪伯伦的名言。全班同学一片静默,老师只好点名提问,老师点到了我。我是语文课代表,文学方面的知识还是稍微累积了一些的,我随口说了一句纪伯伦的名言:人的嘴唇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老师问我根据这句名言结合自身谈谈感受。我回想起小的时候,姥姥和母亲为我做的一点一滴,往事浮现心头,不禁热泪盈眶。我说,从小到大,在我的生命里有两个娘,一个是我的姥姥,一个是我的母亲。她们很爱我,把全部的爱给了我,她们告诉了我,爱是无私的付出,更是爱传递之后的共鸣。我知道真正的爱不仅是报答,更是传递,我会把姥姥和母亲对我的爱,传递给我身边的亲人还有朋友。

全班同学还有老师给我热烈的掌声,那次下课之后,语文老师走到我身边对我说,你是个懂事儿的孩子,你的母亲和姥姥会为有你这么一个好孩子而感到骄傲的。

期末考试的前夕,姥姥和母亲到学校来看我,带了很多好吃的。母亲递给我一个保温盒,说,快趁热吃,这是你姥姥给你蒸的猪肉粉条馅儿饺子。我当时就忍不住哭了,姥姥打趣道,这孩子,今天水喝多啦,还流眼泪。母亲帮腔道,就是,男子汉泪滴如金,让你老师同学看到,笑话不笑话你。只记得那天就在姥姥和母亲的注视下,哭得稀里哗啦地把饺子吃完了。

之后每次放月假回家,我都会抽时间好好陪陪姥姥和母亲。我知道人老了,不担心自己,却时时挂念着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稳稳当当的。所以每次回家,姥姥坐在沙发上,握紧我的手对我笑着,我都会很珍惜,因为我知道这笑容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当有一天再看不到这个笑容,那这辈子也就再看不到了。

春节的时候,我们全家去KTV唱歌。我给姥姥和母亲唱了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唱到“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时,忍不住又哭了,转身看着氤氲灯光里姥姥和母亲的面孔,她们却好似在向我欣慰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