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邻(第2/2页)

我们出去找羊,大声地呼喊,去向每一处山坡阴面的石头缝处。那里狭窄背风,地面铺积着厚厚的针叶,总留有卧过的痕迹。牛羊领着孩子独自在外的长夜里,母子俩紧紧挤在一起,卧于此处,有没有焦灼紧张地提防着凶猛的野兽和幽静无声的蛇呢?

狼也罢,蛇也罢,野猪也罢,都没能真正影响到什么。吾塞的生活如此宁静,宁静得简直坚硬而不可打破。我们依从这坚硬的宁静而获取安全感,放心地生活。而蛇啊野猪啊恐怕也同样非常放心吧。大家都走在同样尺度的道路上。

据说哈萨克牧民有个古老的风俗,就是不为取食而猎杀野生动物(哈萨克族过去的年代里也有猎人,但狩猎是为了保护草场、获取皮毛),人们只食用自己养育的牲畜以及用牲畜换取的食物。虽然不知其中的道理,但客观上看,这种禁忌多多少少约束着狩猎行为。大约与大自然最紧密、最纯粹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活,需得有最自觉、最牢固的生态保护意识,需得甘心与万物平起平坐而不去充当万物的主人。不知做到这些,需要怎样的纯真与满足。

斯马胡力说,等我们搬走后,吾塞就热闹起来了。那时,大棕熊也来了,野猪也来了,还有马鹿啊,野羊(那是什么?)啊,全都跑到这边来过冬。因为漫长的冬天里,阿尔泰山脉南部比北部暖和,日照时间长,雪也薄了许多。原来野生动物们也会转场啊,原来它们也是大自然的牧民。

斯马胡力说:“我们这个房子嘛,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就是熊的房子!”

等我们全都离开后,大棕熊沿着去年的记忆,熟门熟路找到我们的林海孤岛,找到空空的小木屋。它推门进来,饱饱地睡过一整个冬天。哎,大家息息相关相处在一起,却又将各自的生活丝丝入扣地错开,互不干扰。仔细想象一下那样的画面——大棕熊在大雪深深埋没屋顶的小木屋里呼呼地沉睡……不但是有趣的,更是深沉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