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散木、邓国治父女(第3/3页)

散木对于书法篆刻孜孜不倦,从他的《日记》和《自课》上可以窥见。如一九四五年二月下旬至四月初,计临《兰亭》四十五通。一九四六年五月三十日至六月十八日,手写全部《篆韵补》。八月二十一日至年底,手写全部《说文解字》六大本。一九四八年一月七日至三月六日,手写《说文谐声孳生述》八大本。《自课》有云:“上午六时临池,九时治印,十一时读书。下午一时治印,三时著述,七时进酒,九时读书。星期六、星期日下午闲散会客。工作时间,恕不见客。”他自称他的篆刻在书法之上。这部《篆刻学》,本是一本课徒讲义,一再修改,于一九七九年影印问世,且由日本译为日文。散木于一九六三年十月病故北京,已不及目睹了。这书分上下编,上编有述篆、述印。述印,分官印、私印、印式、印纽。下编有篆法、章法、刀法、杂识,面面俱到,大大地嘉惠了后学。他涉及到有关印章的常识,很足使人取法,如云:“磨下之石粉,宜积贮一器,遇刻刀伤指时,取粉一撮,置于创口,用布条紧缚,旋即止血止痛,且可不致溃烂。”“印之平正者,钤时垫纸不宜过厚,大寸许者十数层,次之五六层,最小者一二层足矣。如代以吸水纸,则一二层便可。大抵印大则钤时用力宜重,印小用力宜轻。白文宜轻,朱文宜重。”“市售晶印,多以玻璃代之。试晶印之真伪有二法,一察其本质,水晶内多呈绵絮状物,玻璃则无之。二试其温度,以晶印紧压面颊,虽盛暑亦冷于冰块,玻璃则不然。又印泥遇金属,久必变黑,故钤金印,须别备较次之泥用之。印盎只宜用瓷器,若金银铜锡之类,贮泥其内,不数日即败坏。市购新瓷,性多燥裂,宜先入沸水中煮之,去其火气,拭干冷却,然后可用。”“拓款之墨,以重胶为佳,如普通之‘五百斤油’即可,以胶重则易使拓面光亮,如用佳墨或松烟为之,反晦滞无光。”都为经验有得之谈。

他所制的印谱较多,有《豹皮室印存》《粪翁治印》《三长两短斋印存》《厕间楼编年印稿》《高士传印稿》《旅京锲迹》《癸卯以后锲迹》《摹两汉官印》,凡五十七本,三千三百方。最近他的得意高足毕茂霖(民望)为编《厕间楼印存》,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字帖方面,有《钢笔字写法》《钢笔字范》《简体汉字钢笔字帖》《三体简化字帖》《简化隶范》《四体简化字谱》《五体书正气歌》《篆声母千字文》《分书大招》《散木书老子》《散木书三都赋》《散木书陶诗》《篆石鼓文》《篆诗经》《写字练习本》《行书练习本》《草书练习本》《从音查字本》《正书百家姓》《简化字楷体字帖》《汉字写字本》《简化汉字大楷字帖》《绘图注音小字典》《简化汉字小楷字帖》《正书耕畜管理饲养三字经》等,亦洋洋大观。散木固擅英文,英文用毛笔书写,作美术体,亦极可喜。

散木的女儿国治,任职北京中国新闻总社。她生而颖慧,和散木生而迟钝,恰属相反。在散木心目中,认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实则前人所言,不足凭信。国治三岁时,听散木谈徐悲鸿和蒋碧薇离婚,她已懂得人事,呆了一下,忽大哭起来,说:“相依为命的两个人,怎能离开,离开了,日后如何生活啊?”她长大了,出笔甚快,能诗,又擅书法,日本拟邀国治赴日举行散木父女书展,国治不之措意,未果。她不喜观剧,无论京剧院、电影场,都不涉足,散木也是如此,但散木晚年忽破例欣赏西皮二簧。一次,购了两张戏券,拉国治同观,国治坚决不去,扫了散木的兴,把戏券丢掉了。国治有个怪脾气,抱独身主义,母亲一再劝她,她始终拒绝,又经常作厌世语,结果于一九八三年,自服某种药片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