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传道(第2/3页)

“好了!科举之事,你我姑且放下不谈,”王锡爵出声道,“依你之见,此用在国是当怎么办?”

林延潮道:“元辅,下官所思眼下还是在一个国用不足上。陕西山西大旱,咱们可以用屯垦番薯苞谷来缓解,但于女真蒙古来犯,我等当如何应对?兵马之事说到底还是军粮筹措,国库之丰盈。”

“之前平宁夏不过数个月,就用了朝廷两三百万两银子,平缅甸也用了两三百万两银子,现在平倭事,这才两个月,现在兵部已报上来要两百万银子打底,这钱让谁来出?”

“国用已经不足,朝廷没有钱?那么这钱向谁去要?朝鲜吗?朝鲜自顾不暇。向老百姓加税?则民不聊生。向商人征税?朝野上下必怨声载道。所以依下官的办法,就必须在朝鲜开海运海贸,通商惠工,以海贸之利,省朝廷之挽输,同时以济国用啊。”

王锡爵闻言睁大眼睛,熟视林延潮:“原来你是这个意思。这就是你向老夫提得条件?海贸之令一开致‘片板不可下海’的祖训于何地?”

林延潮正色道:“元辅,并非下官危言耸听,当今之天下已不是光凭换一换朝堂上几个大臣,整顿一番吏治,政治再清明也难挽天倾!何况这些我们还全然不可办到。要破局者不可依于成法!祖宗家法该变还是要变!”

“眼底不仅仅是朝鲜一个例子,将来蒙古,女真咱们都可以用这个办法应对。只要番薯的事可济之,咱们大明国势就可以稍稍挽回一些了。下官以国事恳求元辅!”

王锡爵心想,自己当初让林延潮出任朝鲜经略,他本以为林延潮会提一些条件作为交换,但没料到到了林延潮嘴里,没有一件是自己的条件,而是全然提国家打算的样子。

你这番打算到底为公还是为私?

但是若是林延潮用私人的条件,让王锡爵满足他。王锡爵虽会违背原则答允,但肯定会看不起林延潮,可是现在……叫王锡爵怎么办。

王锡爵转过身去道:“你方才说夜中观星辰知人事之渺小,当年张江陵就是不信天命信人事……你要在朝鲜通商惠工,那么必须在朝鲜驻扎兵马,这驻扎兵马就要在朝鲜设兵镇,这打算朝鲜国主安肯同意?还有这海贸之事,不也是倭人所主张?岂可就如此随随便便就同意了。”

“此事需从长计议方可,老夫好好想一想!但今日过府一趟,算是不虚此行。”

说完王锡爵一掸禅衣离座起身。

林延潮也是起身相送道:“元辅,下官还有一件私事。”

王锡爵闻言回过头来道:“宗海请讲!”

林延潮道:“若下官真去朝鲜,既出将则不能入相了,将来回朝之日也唯有闲置。到了这一步,入相不入相也不在下官考量之内,只是……只是下官这礼部尚书是于东阿推举的,在下官心底于东阿之才胜过下官十倍。如此贤才空老于泉下不是为朝廷之憾,若是能起复他做官,也算了了下官一桩心事。”

王锡爵闻言略有所思,林延潮问道:“元辅……此全为下官私请……”

王锡爵摆了摆手道:“宗海,方才老夫与你一番闲聊,观汝胸中是有一番大沟壑的。你既有事功变法之心,但此番去平壤即全然放下,心底真的舍得?”

林延潮道:“元辅于仕途之上,看到了岭上之白云,而下官寻志问道,亦以为我辈读书人一生只在卫道上,但卫道之上还有传道授业。”

说到这里林延潮目中眺望极远:“庙堂为官或不适于林某,若是能得国泰民安,四海无事,那林某为一教书匠,此生已是足矣!”

“下官胡言乱语,让元辅见笑了。”

王锡爵当然听过林延潮拜礼部尚书时,对学生们言功成之日,愿回乡为教书匠的事。此事在士林中传为美谈。

王锡爵当初听到这里以为林延潮是效仿诸葛孔明之举,但今日亲自听来确为心声。最后林延潮这一句实令王锡爵对他大为改观,他终于明白为何张居正当年如此看重此子。

因为在此子有那股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做不到此就称不上真正的读书人。

暮色之下,王锡爵认真地看了一眼林延潮,但见林延潮却又立即恢复了恭谦的神色。

王锡爵正欲开口,这时候王五等人已是从前方游廊走向亭子此来。

王锡爵当下没有开口,而是拱手向林延潮道:“天色已晚,告辞!”

说完王锡爵负手离去。

回府后一夜无话。

次日内阁有急务,大致是朝鲜用兵之事。

王锡爵不得不从‘病中强起’入宫参加廷议。

因为明军受挫不前,天子拿出帑币犒赏前方将士,并举行了平壤大胜的告捷之礼。同时也是下旨让石星立即筹集在朝鲜作战将士的军粮问题。

圣旨的口吻十分严厉,依王锡爵料想,石星现在估计是肠子都悔青了。要是当初同意了林延潮海运济朝的方案就不会有今日的窘境了。

廷议时礼部尚书林延潮也是告疾没有来,谁都知道林延潮告疾是怎么一回。

众大员们看了看林延潮空着椅子,以及石星那憔悴的样子,都是心底有所不忍。

以往在廷议上喜欢发表意见的石星,现在是一句话都不说。

到了廷议后,众官员们都走了,唯独石星留下走到王锡爵面前道:“元辅,可否借一步说话?”

王锡爵看石星的两边的霜鬓不由道:“好吧!随老夫到阁里聊吧!”

石星跟随王锡爵来到内阁值房。

关上门后,王锡爵对石星道:“你可是问老夫昨日去礼臣府上的事?”

石星点点头道:“是的,不知元辅与林侯官谈得如何?他是否狮子大开口,无耻索要?”

王锡爵反问道:“若他狮子大开口,你当如何?”

石星闻言双手抓着膝盖,沉声道:“为了朝鲜前方的将士,那么下官也唯有……暂且以国事为重。”

石星言下之意,现在满足你,但这笔账将来是一定要算的。

王锡爵点点头道:“林侯官确实与老夫提了几个条件!”

石星道:“下官愿闻其详!”

王锡爵抚须道:“他是先以邵康节事王安石而言,言下之意说的是,老夫是王安石,他是邵康节,他虽有心出任朝鲜经略为国办事,但他与老夫不和,又如何能够不受成功?”

石星点点头,古来大将出外者,莫非担心于朝廷的关系难以相处。

林延潮与王锡爵,石星不合,去朝鲜当然有这个担心。

王锡爵道:“老夫无意为相,只要他在朝鲜不出格,老夫也不会反对。只是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