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5章 儒学正宗(第3/3页)

在翰林院的议论上,已经有声音反对将第三场策论题拔高至与头场经义题并重的地位。当然这还是顾忌到林延潮的学士身份,不然已是有人当场公开反对了。

面对于此,林延潮面上安坐不语,对于众人的反对,他心底已经有些意料了。

改革变法之事是很艰难,这第一小步试探的迈出也是费力的,对于这样的局面他早料想到了。

保守还是改革,一直是政治逃不了的话题。

有赞成必有反对。

但是保守不一定就是坏的,改革不一定是好的。

乱改革必死无疑,但一直保守下去,终将被日新月异的世界淘汰。

而大明面对的是,就这样一个局面。

想起海瑞当初的比喻,无疑是十分贴切的。

屋子烂了修修补补,毫无意义,要换梁换柱才能补救,但换不好,屋子塌了不说,自己都先被砸死,正如步子大了是会扯到蛋的。

而且一个人的修修补补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将期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也不现实,要将托起这天地,指望哪一个人不行,要找就要找一群人。

这也就是以经术造士的意义。

而今日我就来破这个口子,踏出这一步!这是我的地盘不容尔等聒噪!

面对下面的质疑声,林延潮目光扫过几个在议论中公然反对的翰林。

不知不觉议论声小了许多。

林延潮站起身来道:“诸公,本学士以为经术策问并举可行!”

没错,我就是抛出来了!

我在这里立FLAG了!

我不躲躲闪闪,掖着藏着,这就是我的意见如何?

原先支持理学的翰林,不敢与林延潮对视,有几人打起退堂鼓来。

正在这时,一名翰林起身道:“吾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