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用间第十三(第6/8页)

梅尧臣注:“杀间者,恶其泄;杀告者,灭其言。”

所以做保密工作,组织纪律很严格,连家人也不能告诉一个字。搞两弹一星的工作人员,离家一走好几年,家人不知道他去哪,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也不能通信。这就是保密工作,要让人保守秘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知道。

司马懿一生,两次装病。装病赚曹爽,夺了魏国政权,那是第二次。之前还有一次,他在家韬光养晦,曹操让他出来工作,他觉得还没看清政治形势,不想出山,怎么办,就装病,说得了风痹。曹操不信,派人夜里去查探,他果然在那里一动不动歪着,曹操就信了。所以这装病也好,装疯也好,一定要人前人后一个样,有人没人一个样,大意不得,因为随时可能有探子在暗中察看。

有一天,司马懿在内院歪着,院子里呢,正在晒书,竹简摊开了一片在那儿晒。突然,来了暴雨。读书人哪,司马懿一看书要浇湿了,忘了自己在装病,腾身而起,就去收书。结果呢,就被自家一个婢女看见了。那婢女惊得张大了嘴巴。同时在内院的还有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张春华当机立断,竟然亲手格杀了那婢女。所以司马懿狠哪,他老婆也是狠角色。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凡是要攻击对方的军队,攻打对方的城池,杀掉对方的将领官员,一定要知道对方守将是谁,左右亲信、掌管传达通报的官员、守门官吏,和近侍官员的姓名,一定都要我们的间谍弄清楚。

这一段信息量很大,可以解释好多事情。

先说要知道对方守将。这一句最好理解。打仗,是和对方主将作战,主将的能力,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羸兵弱旅到韩信手里就是劲旅,因为他有“驱市人以战”的本事,就是随便在街上纠集一帮乌合之众,他都有办法让他们殊死作战。而四十万大军到了赵括手里,就得任人宰割。所以长平之战前,秦军想方设法让赵国调走廉颇,换上赵括。自己又悄悄地调白起为主帅,并严格保密,令:“有泄武安君为将者,斩!”

王龁(hé)对廉颇的棋局,悄悄换成了白起对赵括,赵军就败了。

刘邦遣韩信、曹参、灌婴击魏豹,问:“魏大将谁也?”对曰:“柏直。”刘邦说:“这小子还乳臭未干,不是韩信的对手。”

又问:“骑兵将领是谁?”答:“冯敬。”刘邦说:“哦,那是秦将冯无择的儿子,虽然也算不错,但还是搞不过灌婴。”

再问:“步卒将领是谁?”答:“项它。”刘邦说:“搞不过曹参。吾无忧矣!”

所以做主帅,不仅对自己手下人员要熟悉,对敌军上下各个将领的人物背景、军事能力、性格特征,甚至个人爱好,都要熟悉了解。

上面是说要了解对方将领,那为什么还要了解左右、谒者、门者、舍人呢?张预举了一个例子,还是刘邦。刘邦战败脱逃,投奔韩信军中,直接就到了韩信卧室,把韩信的印信收了,把韩信军队的指挥权抓到了手里。他若不是之前有细致的基础工作,就算他是主帅,安能不惊动韩信,就能到他床边?

还有一个冲到对方床上的例子,而且不是刘邦到韩信床上那样的自家人,而是冲到敌军主帅床上。战例是春秋时楚宋交战,楚军围了邯郸差不多一年,城内到了人相食的地步,还誓死不投降。楚军也疲惫不堪。宋国想把楚军耗走。楚军则开始建房子、耕田,显示要长期占领,就在这儿安家了,不走了。在这种情况下,宋国执政华元夜里亲身潜入楚军大营,直接就冲到楚军主帅子反的床上,把子反劫持了。两人在床上谈判,楚国退军,华元到楚国做人质,签订了和议。

如果华元事先没有周密的间谍工作,把子反的左右、谒者、门者、舍人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有所默契,他怎么可能摸到子反床上?

还有一例,民国时铁血锄奸,戴笠要除掉伪上海市长傅筱庵。通过谁呢?通过他最亲信的,跟了他几十年的“两代义仆”、厨师朱升源,乘他在虹口官邸熟睡之际,用菜刀把脑袋砍了下来。朱升源跟傅筱庵有义,但还有更大的国家大义。

所以要重视大人物身边地位低的人,这些人最能帮你办大事。

五种间谍,反间是关键

原文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华杉详解

这里是强调五种间谍,反间最重要,是用间的关键。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

一定要把敌国派到我国的间谍找出来,重利收买他,把他留了下来,诱导他,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

这里的“舍之”,曹操注:“舍,居止也。”让他住下来,有点软禁的意思。软禁起来,在腐蚀他,诱导他,策反他。

张预注:“索,求也。求敌间之来窥我者,因以厚利,诱导而馆舍之,使反为我间也。言舍之者,谓羁留其使也。淹延既久,论事必多,我因得察敌之情。”

扣留对方使者,拖延时日,以期能策反以为己用。汉朝与匈奴,频繁相互派使者,大都有间谍任务,相互扣押使者,也是常事。其中苏武被扣十九年不投降,留下了苏武牧羊的千古传奇。

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

由反间了解了情况,则乡间、内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梅尧臣注:“其国人可使者,其官人之可用者,皆因反间而知之。”

张预注:“因是反间,知彼乡人之贪利者,官人之有隙者,诱而使之。”

通过和反间谈话,知道敌国乡人中贪利之徒,也知道朝廷大臣谁跟谁有矛盾,就可以安排下一步利用。

所以反间,也不一定完全是策反投降我们,就是把他留下来酒肉侍候着,不停地跟他聊,让他言多必失。张预说:“淹留既久,论事必多,我因得察敌之情。”

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

通过从反间那里了解的情况,可以知道什么样的假情报可以对敌方起到颠覆性作用,就可以派出死间去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