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饰[1](第6/7页)

可是,等我从学术会议现场回到我住的房子,你却还是没有离开,那房子不是平房,而是一幢殖民式样的两层小楼,而且自从我搬到里面,你就占领了地下室。我还以为你已经烟消云散,祛退化除:你已经成了现实的存在,有一个妻子和三张快照,而说到底,平庸的现实才是治愈单恋的神奇解药。可还是不够。你就在那里,在你惯常停留的位置,架子旁边,地窖楼梯的右侧,我放那些腌蔬菜的地方,灰头土脸,标本似的站着,就像玻璃柜子里的杰里米·边沁[35],你看着我的眼神不是从前的轻慢,而是带着责备,仿佛是我让这一切发生的,仿佛这都是我的错。你一定不会想要回去的吧,那种潦倒,那排渐渐破败的房子,那份迷人的绝望和空虚,那种恐惧?你一定不会愿意永远被困在波士顿泥泞的街道上。你本该再小心一点的。我试着告诉你我们的结局一定会很不如意,我们的过去并非你所记得的那样,你是在欺骗自己,可你拒绝了我的好意。再见,我对你说,静待你的回眸,忧戚的,惆怅的。你应该转身走远,经过那几只大行李箱,拐过角落,走进洗衣房,消失在双筒的洗衣烘干机后面;可是你却一动不动。


[1] 本篇中指用人的头发加上金属配件编结而成手镯、项链或耳环等首饰,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盛行,多用于缅怀故人,也用作定情礼物。

[2] 《圣经·旧约·但以理书》载:古巴比伦国王伯沙撒宴饮时,见一只手指在王宫墙上书写神秘的文字,这手指是上帝警告他国将亡,身将死的神谕。现英语中以“墙上的文字”(the writing on the wall)表示大难临头,厄运将至。

[3] 罗布劳(Loblaws),加拿大连锁超市品牌,成立于1919年。

[4] 伤残平民救助会(Society for Crippled Civilians)1935年成立于加拿大,开设慈善超市,为残障人士提供工作机会。1976年成为国际组织Goodwill Federation成员。

[5] 菲林地下室(Filene's Basement),1909年诞生于美国波士顿的时装连锁折扣店,2011年破产关闭。

[6] 阿尔及尔(Algiers),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Algeria)首都。

[7] 塞勒姆(Salem),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Walden Lake)在其西侧约47公里处。美国作家和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于1845—1847年间居住湖畔,后出版《瓦尔登湖》(Walden)一书记述这段经历。

[8]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美国作家,生于塞勒姆,代表作包括《红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及后文提到的《七个尖角的阁楼》(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1851)等。

[9] 受清教主义影响,17世纪的人流行面带伤感愁容,培养忧郁之情,相信若想有所成就,就须自制、忧郁、沉思和冥想。

[10]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的思想体系,一般概括为:将世界分为感官接触的现象世界和永恒的理念世界。

[11] 成书于2世纪罗马的《金驴记》(The Golden Ass)载,美神维纳斯(Venus)嫉妒人类公主赛普克(Psyche)的美貌,指使儿子爱神丘比特(Cupid)施法,让她爱上丑陋怪物,不料丘比特自己爱上了赛普克。维纳斯应允,但不许赛普克知道丈夫的面容和身份。赛普克经不住姐姐劝诱,秉烛夜探,发现丈夫原是丘比特。由于违背承诺,丘比特离去,后来赛普克历经艰险才与之重逢。

[12] 罗德里克·厄舍(Roderick Usher),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作品《厄舍屋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1839)中的主人公。

[13] 扶轮社(Rotary International)始于1905年,分布全球各地,社员来自各行各业,每周聚会,互相帮助并提供社会服务。

[14] 维多利亚时代,幽默作家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 S. Gilbert,1836—1911)与作曲家阿瑟·沙利文(Arthur Sullivan,1842—1900)合作25年,创作14部喜剧,并称“吉尔伯特与沙利文”。

[15] 爱德华·李尔(Edward Lear,1812—1888),英国插画家和诗人。下文引用其作品《雅尔邦格布的求爱》(The Courtship of the Yonghy-Bonghy-Bo)。

[1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17] 约1620—1640年间,大批清教徒移民至塞勒姆及今天的马萨诸塞各地。时人大多相信巫术和魔鬼的存在,1692—1693年,塞勒姆曾设法庭审判数百女巫,称为“塞勒姆女巫案”(Salem witch trials),现已成为当地旅游特色之一。19世纪,一度发达的造船业式微,塞勒姆转向制革、制鞋及棉纺等制造业。

[18] 纳撒尼尔·霍桑的先祖威廉·霍桑曾是塞勒姆的管理者。威廉之子乔治·霍桑是审判女巫的法官之一。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及《七个尖角的阁楼》均从祖先经历中撷取素材灵感。“七个尖角的阁楼”建于1668年,曾是霍桑表妹的房产,现为旅游景点和博物馆。

[19] 1960年代初,波士顿附近先后有13位女性遭强奸并被勒死,凶手被称为“波士顿杀人王”(Boston Strangler),真实身份至今仍无定论。

[20] 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英国诗人。文中引用的诗句出自其作品《遗物》(The Relic)。

[21] 朦胧理论(Ambiguity),英国文学批评家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创立,代表著作《朦胧的七种类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1930)。

[22]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勋爵(Alfred Lord Tennyson,1809—1892),英国诗人。作品《洛克斯利田庄》(Locksley Hall)写于1835年。

[23] 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马萨诸塞州东部河流,流经布兰迪斯、哈佛和波士顿三所大学。

[24] 在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的作品《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中,主人公昆汀·康普生(Quentin Compson)在哈佛大学投查尔斯河自尽,热爱昆汀的读者在他投河的地方安置了一块纪念牌。

[25] 20世纪50年代盛行的社交聚会,气氛私密。

[26] 英语称Good Friday,纪念耶稣受难,英美国家公共假期之一。

[27] 安·拉德克里夫(Ann Radcliffe,1764—1823),英国浪漫哥特小说家。《意大利人》(The Italian)出版于1797年。

[28]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1907),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Henry Adams,1838—1918)自传体作品,1919年获普利策奖。亨利·亚当斯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其曾祖约翰·亚当斯为美国第二任总统,祖父约翰·昆西·亚当斯为第六任总统,父亲查尔斯·弗兰西斯·亚当斯在林肯总统任内为驻英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