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为副市长候选人 成为副市长候选人(第5/6页)

侯卫东表扬了一句:“朱局长的工作出色,所以县里才能如此重视水电局工作。”

到了张家坡,侯卫东等车停稳,快步上前,与前来迎接的李劲握了手,道:“李县长,你亲自迎接,折杀我也。”

李劲握着侯卫东的手,道:“侯局长是我们吴海县的骄傲,欢迎多回家乡检查工作。”

客气了几句,侯卫东笑道:“李县长,那年还感谢你高抬贵手。”

“什么事,我记不清了。”李劲回想了一会儿,没有想起侯卫东所指是何事。

“我二姐叫侯小英,整顿基金会那年被请进了学习班,还是你签了字,她才能从学习班出来。”

李劲认识侯小英和何勇,但是他早就将基金会的事情忘在脑后,经过侯卫东提醒,他才想起了当年之事,笑道:“还有这事吗,当时我才到吴海县工作,就接到了这个炭丸工作。这几年,国际丝价节节攀升,何勇和你二姐发财了吧。”

侯卫东道:“丝厂的出口生意受国际行情影响很大,今天吃肉,说不定明天就喝汤,还望李县长多指导。”

“何勇是搞外贸的行家,我哪里懂国际贸易。”李劲将侯卫东送到车旁,特意解释道,“今天朱县长到市里开会,中午不能过来吃饭,但是赵书记要陪同侯局长一起用餐。”

侯卫东曾经是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如今是沙州最年轻的正处级局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担心在选举时会遇到莫须有的麻烦,因此有意到各地各部门去拜一拜码头。吴海县是他的老家,县委书记赵林与祝焱关系密切,侯卫东将吴海安排在第一站。

吴海县水电局的工作汇报安排在县政府会议室,汇报工作是常规工作,一招一式都有套路,在座诸人很配合地将这个套路演完。

侯卫东带着礼物到吴海,只是赵林没有来,他并不急于将礼物送出。吃午饭时,李劲陪着侯卫东等人来到最好的酒店,进了最豪华的包间。过了十来分钟,吴海县县委书记赵林推门而入,侯卫东赶紧站了起来,紧走几步,上前与赵林握手。

与几年前相比,赵林的鬓角略有些花白了,落座以后,道:“吴海是卫东的老家,你有项目得向家乡倾斜。”

“赵书记是我的老领导,吴海又是我的家乡,无论如何也得扶持。”侯卫东答应得很是爽快。

自从当上农机水电局局长以后,侯卫东一直不太关注局内的具体业务,将事情一甩手扔给了沈东峰,他的很多精力用在协调省水利厅关系之上,除了南部新区的培训大楼和培训基地、疗养院之外,还额外要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和病险水库治理专项资金。每年水利厅都会从国家水利部得到一些资金,如何运用这些资金就成为水利厅的权力。

侯卫东与水利厅吴英副厅长关系好,吴英副厅长的身份又很特殊,因此沙州自然得到了水利厅重点照顾,今年的项目比往年都要多。他和沈东峰经过合计,准备把病险水库专用资金用在吴海县。

喝了几杯酒以后,侯卫东对任林渡道:“我们两人都是赵书记的学生,一起敬赵书记一杯。”

赵林没有推托,举杯喝了,感慨地道:“益杨县只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搞了一次公招,这一届公招的十名学生,卫东当了局长,小任是县委办主任,杨柳是市委办公室科长,事实证明,当初益杨公开招考是成功的,只可惜后来没有坚持。”

公招是赵林的得意之举,这十名公招生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他骄傲的资本,喝了酒以后,经常提起这个话题。

酒至酣处,侯卫东抖出了包袱,道:“赵书记,吴海县关于整治病险水库的报告,市政府批转到了水利局,目前水利厅拨了一笔三百六十万的病险水库加固专项资金到市局,吴海县的项目可以优先拨款。”

赵林放下酒杯,道:“吴海的两座病险水库确实很危险了,市局能否尽量倾斜,县里再配套一些资金,彻底解决隐患。”

侯卫东道:“我和沈局回去商量,一定会向吴海倾斜。”

赵林举起了酒杯,很有深意地道:“卫东是吴海的骄傲,也是益杨的骄傲,我昨天和祝书记通了电话,一句话,我支持你。”

任林渡一直跟在赵林身后,看着侯卫东与赵林并排而坐把酒言欢的情景,暗自心酸:“侯卫东真是撞上狗屎运,祝焱当了市委书记,周昌全当了副省长,他想不发达都难。我怎么这样倒霉,赵林提不起来,我也只能窝在吴海,还是得想办法离开吴海,否则难以翻身。”

送走侯卫东一行,任林渡回到办公室,给郭兰打了电话:“侯卫东现在真是威风,他到吴海检查工作,李劲副县长亲自到张家坡去迎接,赵书记陪吃午饭。我们当年同时出道,现在差距这么大,我们见了面,只说了三句话,真是让人感到很悲哀。”

郭兰劝解道:“我们不能和侯卫东相比,他是特例,不是普遍规律,我们要寻找合适的参照物,否则要迷失自己。”她当年就在益杨组织部,亲眼看见了两人的成长过程,从普通人的眼里来看,任林渡作为三十一岁的县委办主任已是很牛了,可是侯卫东是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全市最年轻的局长,这让任林渡黯然失色了。

任林渡想着赵林在酒桌上说的话,道:“你是组织部出来的,消息灵通,这一次市政府进行调整,侯卫东有没有机会成为副市长?”

郭兰客观地道:“这是省委组织部的事情,我猜不准。如果侯卫东能上,这是好事,我们这一批人总算有人成了市级领导,对大家都有好处,如果这一次他不能上去,按他的年龄,迟早也会上去。”

任林渡问道:“我在吴海干得不太顺,想调到市政府办公室去,侯卫东答应给蒋湘渝说一说,你看我是否需要调到市政府去?”

郭兰暗道:“每一个失败的人或许有偶然,而成功背后总有合理的因素。任林渡本是极聪明的人,只是心胸不如侯卫东开阔,意志也不够坚强,灵活是他的优点,同样也是他的缺点。”她想了想,道:“市政府办公室藏龙卧虎,你这个年龄进去,已经不具备优势了,还不如想办法在县里升到常委位置。”

任林渡犹豫不决,道:“如果我通过蒋湘渝的关系,应该能在市政府有立足之地。”尽管他对于侯卫东的升迁有着不由自主的酸意,可是为了在市政府取得一席之地,他还是在第一时间想到了侯卫东这条线。

“这个星期回沙州吗?我请你吃饭。”任林渡发出了邀请。

郭兰推辞道:“现在说不准,到时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