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政治就是将朋友弄得多多的,将敌人弄得少少的 弄满一千万就收手(第6/7页)

她心中出现了侯卫东的影子,拿起手机打了过去,道:“你好吗?”

侯卫东刚想起李晶,就接到她的电话,这让他觉得很神奇,道:“真是无巧不成书,我刚才坐车经过你在岭西的家,就接到你的电话。”

李晶笑道:“这不叫无巧不成书,而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侯卫东没有过多地纠结在感情问题上,道:“现在难得通个电话,有事吗?”

“没事,精工集团刚刚在茂云大山里买了煤矿。我想起你在清理基金会时的建议,所以打个电话。”

侯卫东道:“现在买也不晚。”

“是1998年吧,你劝我买煤矿,我没有接受,实践证明你是对的。我若是早几年买矿,会节约两千万。”说到这里,李晶想起了一事,道,“前天我在香港机场看到了黄子堤的夫人和女儿。”

“香港是购物天堂,现在沙州人到那里购物旅游成了风尚。”

“我没有同她们打招呼,看她们的样子,似乎是到国外去。”

“估计是旅游吧。”

两人聊了近一个小时,这才挂线。

作为副厅级干部,在得到地位和权力的同时,必须舍弃很多,比如欲望,比如自由。如果不能舍去,或者说贪欲更多,往往意味着违法,甚至是犯罪。李晶迁至香港以后,侯卫东对于此事的担心自然就消解了,远远地打一打电话,心情很放松。

上了高速路,晏春平通过车镜,悄悄观察着侯卫东的脸色,问道:“侯市长,听不听音乐?”

“嗯。”

晏春平随手就拿起了“四兄弟”的光碟。音乐响起,车内都是充满磁性的英语歌声,旋律动人。

快到沙州时,他突然想起了李晶在电话里说起的事情:“黄子堤爱人和女儿要出国,是旅游还是移民?现在都流行裸官,也就是领导的家人全部移居海外,只留下领导本人在国内工作。难道黄子堤也要变成裸官?如果真的变成裸官,则意味着什么?”

侯卫东鼻子如猎犬一般,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问题。回到沙州,他直奔新月楼。

到了晚餐时间,侯卫东和小佳就来到了大哥大嫂家里。大嫂蒋笑在出入境管理处工作,恰好方便查询此事。吃完晚饭,小佳和蒋笑在客厅里逗小孩子,侯卫东将大哥叫到卧室。

“有件事,你悄悄帮我查一查,千万不要声张。”

侯卫国此时担任了刑警支队支队长职务,天天泡在案子上,眼睛似乎总是挂着血丝,懒散地道:“你说。”

“我想知道黄子堤的老婆和女儿是否移民了?”

听说是调查沙州现任市长,侯卫国一扫懒散,眼神有些凌厉,道:“老三,你办事得慎重些,黄子堤是市长,他的事怎么能乱查,要出乱子的。”

侯卫东道:“所以得由你来办,只是去看一眼,了解情况。”

侯卫国对这位弟弟向来佩服,也知道弟弟胆子大。他瞪着眼睛看着侯卫东,两兄弟对视了一会儿,侯卫国点了点头,道:“小三,这事可以查出来,大哥告诫你一句,千万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傻事。”

侯卫国是沙州公安局的骨干,夫人蒋笑又在出入境工作,他们要悄悄查一个人,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很快,相关情况传给了侯卫东。

看罢基本情况,侯卫东得出了结论:“这是一招曲线移民啊。”

黄子堤夫人和女儿在两年前就将户口由沙州办到了岭西,在今年7月正式移民到加拿大,她们是从岭西办的移民。黄子堤在沙州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岭西却只是一个普通人,移民办理得不声不响。

“为什么要移民?

“为什么要从岭西移民?

“黄子堤就是一个典型的裸官!”

侯卫东与黄子堤最初的关系十分友善,最初的龃龉来自成津公路建设。当时黄子堤已是手握实权的市委副书记,原本以为凭着他与侯卫东的关系,给易中岭打个招呼是小事一桩,没有料到被侯卫东拒绝。

隔阂产生以后,两人渐行渐远。

这几年,侯卫东如根深的黄桷树,一边顽强地向下扎根,一边展开树叶,神奇地成了沙州副市长。在新一届政府班子中,两人有着诸多不合。侯卫东兼任南部新区筹备组组长以后,制订了不少规矩,这让黄子堤对他深恶痛绝,两人矛盾越来越深,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情。

此时,侯卫东得知黄子堤的隐秘,尽管这并非是什么了不得的证据,却预示着一种可能,算得上一叶知秋。

在11月中旬,黄子堤出差回来,市政府这边积累了一大堆事情,很快就召开市政府第四十六次常务会。

会上,由侯卫东通报了沙州农用车厂的联营之事。

黄子堤看完手里的材料,扶了扶金边眼镜,提高声音,道:“沙州农用车厂真的是无药可治,非得送人?一千七百万的国有资产轻易送给别人,这个决心我下起来很难啊。而且,国资流失,若是追查起来,谁来负责任?”

经过几轮谈判,岭西汽车厂与沙州农用车厂基本达成了协议,为了促成此事,侯卫东与朱言兵三上岭西,这才有了提交到市政府常务会上的初步协议。此时,黄子堤突然变了调子,侯卫东只得耐心解释:“沙州农用车厂没有市场,垮掉是迟早的事,与岭西汽车厂联营以后,税收留在当地,这是快刀斩乱麻的做法。”

“我们将沙农厂送出去了,也就送了上千万的国有资产,如果效益差了,让沙州市政府如何收场,最后也得市政府来托底。”黄子堤一番话说来入情入理,众位副市长便将目光集中在了侯卫东脸上。

当黄子堤说话时,侯卫东脑中不由得想起了黄夫人与女儿移民海外的事情,心道:“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还是确实存在着问题?”他将联营的理由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觉得从思路到具体方案没有什么问题,道:“当初选择联营的主要原因是沙州农用车厂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在市场上立足,不搞联营,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将来,破产是沙州农用车厂唯一的出路。”

杨森林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坐在了黄子堤身旁,对于送掉一千七百万的联营厂,同样心存顾忌。可是侯卫东言之有理,正在反复斟酌时,黄子堤扭头看了看他,问道:“杨市长,你有什么看法?”

杨森林尽量客观地道:“我觉得很矛盾,黄市长的担忧是对企业的高度负责,卫东市长的想法也很有道理,这是一个两难问题,关键要看一看岭西汽车厂的能力。”

对这个滑头说法,黄子堤不太满意,道:“有财,你的意见。”

马有财副市长被黄子堤点名以后,道:“此事我记得常委会已经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