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个局长有意思,日记啥都写(第6/8页)

说是木屋,但里面宽广豪华,空调、冰箱、液晶彩电等装备一应俱全。

“快,快给史局长拿凉茶,快,快给史局长切水果。”章华熙忙不迭声地吩咐着儿子。

章子硕对父亲这副样子很不以为意,什么大人物没见过,反倒让一个破局长搞得慌里慌张?

章子硕不屑地从冰箱里拿出一听罐装啤酒,打开来,一阵凉丝丝的气体雾一样挥发了一阵后,兀自对着自己的嘴喝了起来。

“这……”章华熙有些恼怒地看了看儿子。

“不必客气,自己动手!”史荆飞看着屋角还有成扎的纯净水,拿起一瓶,拧开盖,仰脖灌了一气。

这当儿,厨房里走出一个漂亮的打工妹,手脚麻利地切好了各色水果,摆在桌上。

史荆飞提着矿泉水走出屋,来到500米外的矿工宿舍,预制板的屋顶,低矮的水泥墙,空间狭窄,里面热得像蒸笼。史荆飞刚一进去,汗水就汩汩往外涌。见状,章华熙忙讨好地凑上来:“太热了,气味难闻,哪是人待的地方……”

史荆飞点点头:“对,这不是人待的地方!”退出来,看着尘土飞扬的掘土机前,大片大片的树木倒下,大片大片的绿色消失,“那儿,也不是人待的地方!”

“对,对!还是去我们的木板房将就一下。”章子硕说,“如果是在海口,你即使要天上的星,我也能命人给你摘下来……”

章华熙狠狠地盯了儿子几眼,章子硕“嗤”了一声,不服气地住嘴。

“这儿,这儿原本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共舞的天堂。”史荆飞收回远眺的目光,变得锋利无比,配合着他狠狠指戳着地方的手指,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到底是什么让这儿的蓝天碧海变得满目疮痍,变成不是人待的地方?究竟是谁让这个昔日人来人往的旅游之城变得面目全非?”

章氏父子面面相觑,大有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你们——你们矿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只不叫的狗!章子硕暗暗骂道,咬人真疼!如果姓史的唆什么滥开采,讲什么法规法纪,他有得一拼,有得一击,可这滴水不漏的寥寥数语让他无懈可击。

姜到底是老的辣。章华熙讪讪笑着:“话不无道理,可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时不得不付出环境受损的代价。”

“环境受损?”史荆飞指责道,“将好山好水的旅游胜地变成人不能多待片刻的荒芜之地,只是一句轻飘飘的环境受损?”

章华熙讪讪地笑着,章子硕从屁股后的口袋里夹出一张银联卡:“20万,小意思!密码是六个8。只要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后还有你想不到的好处……”

章华熙压抑着凶狠的眼光,使章子硕猛然意识到自己又办错了事情,他一向办事的惯例似乎对这个局长不管用。

果然,史荆飞勃然大怒:“有这些钱,为什么不投资到环境保护上?有这些钱,为什么不投资到整体规划、安全生产上?有这些钱,为什么不改善矿工生活条件、提高矿工们的工资待遇?尽扯一些没用的事情,尽花一些没用的歪心思。”

“立即停止生产,全体整顿!”史荆飞的话赛过火辣辣的日头,“罚款一百万,作为恢复环境的投资!”

章华熙掏出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还在软硬兼施地拉史荆飞去木屋好说好商量,章子硕则悄悄溜进了矿区。

4

史彤彤对老爸的抱怨还没散去,突然想到自己结婚后,幸福得都没时间去看老妈,真是嫁了老公忘了娘,没良心!彤彤一边想着,一边独自将车驶到水果街,买了一篮水果,捎带上一束鲜花。

“彤彤回来了?”母亲朱韵椰正在电脑桌前,地上地下地寻找着什么,对于女儿的突然出现,并没有表现出母亲的热心和惊喜,她甚至有些慌乱地关了电脑,才抬眼淡淡地看了看女儿。

彤彤放下礼物,堆满笑脸迎合着母亲:“妈,上网哪。近段时间没来看你,生气了?”

“生什么气!”朱韵椰这才直起腰,“彤彤,你看没看见我的一个草绿色U盘?我记得明明放在电脑桌上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丢了,我找了好些天了,里里外外全找了,也没看见,真是奇怪!”

彤彤无奈地耸耸肩:“难怪家里这么纤尘不染,你都打扫了一遍啊?妈,不就是一个U盘吗?有什么大不了的,重新换一个得了!”

“你呀,许多事情,你往往只是看到了事物外面包装的那层浅色的锡纸,没办法发现中心真正的东西……”韵椰的语气很轻,像一面宁静的湖泊没有任何波动,随着她转身离开的脚步,她说出的话立即被无形的风吹散,不着一丝痕迹。

“妈,你说什么啊?”愈是听不清,愈显得母亲的话波谲云诡。

“啊,丢了就丢了吧,我说改天重新再换一个!”朱韵椰缓和了脸色,“幸好你没来,你来了我们也不在家,你爸年节时陪我去昆江走了一趟,前几天刚回。”

彤彤盯着母亲,眼皮突然剧烈地跳动起来。

“……这个王八蛋如果不是借工作之名躲到了文柳市,否则我一定砍死他……”

“我近来在文柳市,你妈一个人在家挺寂寞的,你代我去看看你妈。”

“吃了早餐和妻在小丁的陪同下,一起去昆江。休息一下,下午3点半的飞机……”

“……你来了我们也不在家,年节时你爸陪我去昆江走了一趟……”

“局长日记”与父母的对话在彤彤心里回闪、交织,难道一切都是巧合?彤彤摇了摇头,也许只是巧合罢了吧。

但愿一切都是巧合!

听说要发工资,无论是刚下矿井、依旧呵欠连天的矿工们,还是因上夜班正在闷热棚区内日夜颠倒、疲倦酣睡的工人们,大家都一扫疲倦,精神抖擞地相约着奔赴财务室。

在一群漆黑、健硕的矿工人群里,一张白皙的脸庞显得格外稚嫩,分外引人注目的同时,彰显的是孤独。在矿区,学识、英俊不是资本,有资本令人叫好的,恰恰是那些虎背熊腰、皮肤黝黑得像抹了一层黑漆的矿工,他们干这行时间长,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