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困惑而成长(第2/2页)

“要进取就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这与专业素质并不成正比,何况有的人就业后也就是糊糊涂涂一辈子。从以往的经验看,文学素质高的就业也不错,如有的找到深圳、佛山、广州等城市。就业讲究综合素质而不只是专业素质,在同等条件下,是能力说话,我知道不少实例。

“读书和社交并不矛盾,只是圈子不同罢了,我不少行业都有朋友。你的关于老教授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但陈平原的文章不只是针对大学生,而是针对所有中国人。要所有人欣赏你是不可能的,有一个人欣赏就已足够。你只要做好自己,这需要自信自强自爱自控。

“至于怎样读书,在肇庆学院文学院网站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专题中,有我的读书指导意见。简而言之,广泛涉猎,注重经典,经典阅读占60%~70%,其他阅读占30%~40%。‘三天不读书,立马变成猪’,缺乏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精心钻研的能力,人很快就会倒退。男人可以逼一下自己,追求事业,追求成功,但最终人之为人,站得住脚,静得下心,健康快乐,有一技之长,不贫穷足矣,并非都需要成功。因为成人比成功重要。”

我在说说中强调“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无论关乎爱情还是事业等,这都体现出一种真实,也体现出一种单纯的复杂。因忠于自己所以单纯,因每个人皆不同所以复杂。有个硕士女同学抱怨“听从了自己内心,却不被社会所接纳啊”。我认为社会不过由一个个圈子组成,人不可能被任何圈子、任何人群接纳,能被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师生等接纳就行了,否则永远没有自我,没有自信,永远跟着别人跑,平静不下来。她和我的博士同学和学生都赞同我的观点。

70后的博士同事看了我的日志《异地恋,异地也要恋》,说我的“境界越来越高了。最后一段读来真有佛陀现世之感,光一样的东西洒下了必定是莲花。学院诸多学子能得你‘渡’真乃前世修持的福分。”其实,我也只是自渡渡人,做我自己罢了,人虽难以看透自己,但至少可看清自己,此时渡人才渡得有力。

人活着就是给人生写自传,无需求诸笔墨。这不求出色,但求有色;不求强大,但求自强;不求多爱,只爱一点点。再悲伤的事情都会过去,所以你不要自伤自悼,须平静如常;再光荣的事都会过去,所以你不要自我陶醉,须踏实自省。你的眼界越大,你的心就越平静,你只盯着一个角落,你的心就很难平静。平静是一种持久的快乐与淡定。生活就像流水账,柴米油盐滋味长。生活就像故事书,字字句句总关情。生活就像庭前树,花开花落亦淡然。